回首故山千里外,別離心緒向誰言?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明時節(jié)我獨自走出郊野,寂寞山城家家門戶綠柳隱映。
隔水淡淡煙靄中,看得見佛寺修竹成蔭, 一路上細雨蕭疏, 經(jīng)過的村莊落花陣陣。
天氣寒冷,菲薄的淡酒,不能讓我在一醉中沉浸。登上高樓只見天高地迥, 我思鄉(xiāng)念友更容易極度傷心。
回望故家遠在千里以外,滿懷離情別緒又去講給誰聽?
注釋
寒食:寒食節(jié)。每年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禁火,吃冷食,謂之寒食。鄭起:宇孟隆,后周時曾任右拾遺、直史館,遷殿中侍御史。入宋,963年(乾德元年)外貶后,未再入任而卒。“侍郎”可能是“侍御”之誤。
清明時節(jié):寒食節(jié)后兩日為清明節(jié),故寒食、清明常并舉。郊原:郊外原野。古代風俗,寒食、清明要踏青掃墓,出郊春游。
柳映門:宋代清明寒食節(jié)時有插柳于門上的習俗,《東京夢華錄》卷七、《夢粱錄》卷二均有記載。
修竹寺:長著修長竹子的佛寺。
落花村:飄落花朵的村子。
酒薄:酒味淡薄。
迥(jiǒng):遠。斷魂:這里是形容哀傷至極。
故山:故鄉(xiāng)。
參考資料:
1、霍松林 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4
2、張鳴.宋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2-3
3、劉永生.宋詩選: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2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北宋乾德(963—968)初至太平興國(976—984)初,楊徽之貶為外官之時。向故人鄭起傾訴“別離心緒”是全詩的主旨。
參考資料:
1、霍松林 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4
2、張鳴.宋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2-3
鑒賞
首句“清明”后綴以“時節(jié)”二字,即將寒食包括在內(nèi)。在此時節(jié)“出郊原”春游,是宋時風俗,如邵雍《春游》詩即有句云:“人間佳節(jié)唯寒食。”
第二句“山城”點明詩人出游的地點。“寂寂”,用疊詞渲染周圍的環(huán)境氣氛。柳則是帶季節(jié)氣候特征的植物,不但唐人韓詡有“寒食東風御柳斜”名句傳世,而且宋人每逢寒食,即以楊柳等物飾于轎頂之上,四垂遮蔽。每戶且以“面造棗(饣固)飛燕,柳條串之,插于門根”(《東京夢華錄》卷七)。因此,“柳映門”是寒食特有之景。
頷聯(lián)二句二景:一遠一近,一朦朧一清晰,如畫家構(gòu)圖,色調(diào)和諧,筆觸錯落有致。同是寫寒食清明,柳永《木蘭花慢》詞:“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燒林,湘桃繡野,芳景如屏。”而在楊徽之筆下,則是“水隔淡煙修竹寺,路經(jīng)疏雨落花村”,如此色調(diào)淡雅、風物凄清之景,與前“寂寂山城”相呼應,與都城寒食時繁華熱鬧景象形成鮮明的對照,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詩人被貶后的愁思。
頸聯(lián)即景抒情。“天寒”,點出寒食節(jié)乍暖還寒的氣侯特點。“酒薄”,暗示山城的荒僻。自唐至宋,均有寒食掃墓之俗。此時此景,登高見之,倍生思家之念。詩中“易斷魂”,由“地迥”和“回首故山千里外”而來;而“難成醉”也與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兩句與范仲淹《御街行》詞“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有異曲同工之妙。據(jù)說宋太宗很欣賞楊徽之的詩,特地挑出十聯(lián)寫于屏風,其中就有這一聯(lián)。
尾聯(lián)之妙,在以問句作結(jié)。詩人本有一腔“別離心緒”,噴涌欲出,這里以“向誰言”出之,于“露筋骨”之中,仍為唱嘆之音,與全詩的基調(diào)和諧一致。
作者于西昆體盛行之時,能不雕金鏤玉,不堆砌典故。額聯(lián)平仄稍作變化,頸聯(lián)雖對得很工,然而略有“流水對”之意,仍有自然流轉(zhuǎn)之美。全詩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藝術手法,都顯得自然而清新。
楊徽之簡介
宋代·楊徽之的簡介
楊徽之(921~1000)宋代官員、宋初第一代詩人中的佼佼者。字仲猷,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后周顯德二年舉進士甲科,起家校書郎,集賢校理,累官右拾遺。因文才出眾,曾奉詔參與編輯《文苑英華》,負責詩歌部分。真宗時官至翰林待讀學士。為人純厚清介,守規(guī)矩,尚名教,尤惡非道以干進者,后患足疾而卒,謚文莊。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詩(22篇)〕猜你喜歡
-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
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出自 宋代 蘇軾: 《青玉案·送伯固歸吳中》
-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出自 宋代 歐陽修: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出自 宋代 晏殊: 《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
-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出自 唐代 李商隱: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
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
出自 宋代 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出自 宋代 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