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莫舞歌》翻譯及注釋
公莫舞歌者,詠項伯翼蔽劉沛公也。會中壯士,灼灼于人,故無復(fù)書;且南北樂府率有歌引。賀陋諸家,今重作公莫舞歌云。
譯文:公莫舞:古舞名。即后世之巾舞。陋:認為簡陋。
方花古礎(chǔ)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銀罌。
譯文:方形刻花的古老石墩,矗立著大柱九根,刺殺斑豹流鮮血,注入銀瓶痛飲。
注釋:方花石礎(chǔ):刻花的方石礎(chǔ)。礎(chǔ),柱腳石。楹,堂屋前部的柱子。刺豹淋血:形容“有殺伐聲”。銀罌:銀質(zhì)或銀飾的貯器。用以盛流質(zhì)。
華筵鼓吹無桐竹,長刀直立割鳴箏。
譯文:宴席上沒有管弦樂聲,只有軍樂陣陣,直立的長刀,像要割斷箏弦般寒光森森。
注釋:華筵:豐盛的筵席。鼓吹:演奏樂曲。桐竹:泛指管弦樂器。桐指琴瑟之類,竹指簫笛之屬。
橫楣粗錦生紅緯,日炙錦嫣王未醉。
譯文:門額上的橫幅粗錦煥發(fā)出鮮紅的色彩,烈日烤得粗錦褪了色,項羽仍然沒有醉。
注釋:橫楣:門窗上方的橫框。粗錦,粗絲織成的錦。生,露出。緯,織布時用梭穿織的橫紗,編織物的橫線。炙:烤,此指曬。嫣,通蔫,植物失去水分而萎縮,此指顏色不鮮艷。
腰下三看寶玦光,項莊掉鞘欄前起。
譯文:范增把腰間的玉玦瞟看了三次,項莊拔劍出鞘,上前起舞。
注釋:寶玦:珍貴的佩玉。掉鞘:撥劍出鞘。欄,泛指遮攔的東西。
材官小塵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龍子。
譯文:你這徒有勇力的小臣別妄動,座上的漢王是赤帝之子寞看輕。
注釋:材官:武卒或供差遣的低級武職。小塵:只能泛起小小的塵土。真人:指統(tǒng)一天下的所謂真命天子。赤龍子:赤色的龍,此指漢高祖劉邦。
芒碭云端抱天回,咸陽王氣清如水。
譯文:當(dāng)年芒碭山上祥云瑞霧曾在天空縈回,咸陽王氣盛,預(yù)兆已像清水一樣分明。
注釋:芒碭云瑞,芒碭,芒山、碭山的合稱,在今安徽省碭山縣東南,與河南省永城縣接界。抱天回:彌漫天空回旋。咸陽:指高祖先項籍入咸陽事。清:清晰,明顯。
鐵樞鐵楗重束關(guān),大旗五丈撞雙環(huán)。
譯文:鐵樞鐵鍵重重緊鎖的雄關(guān),漢軍的五丈大旗已一舉撞破門環(huán)。
注釋:楗:門上關(guān)插的木條,橫的叫“關(guān)”,豎的叫“楗”。重束,雙重控制。大旗五丈:指劉邦的軍隊。撞雙環(huán),代指攻破關(guān)隘。
漢王今日須秦印,絕臏刳腸臣不論。
譯文:漢王今天掌秦印理所當(dāng)然,為保護他,我斷膝挖腸也心甘。
注釋:絕臏:折斷臏骨。刳腸,剖腹摘腸。臣:指樊噲。最后兩句以樊噲的語氣出之。不論,不在乎。
李賀簡介
唐代·李賀的簡介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xué)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 李賀的詩(20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