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瑗尉南海》翻譯及注釋
不擇南州尉,高堂有老親。
譯文:楊瑗因?yàn)榧抑心昀系母改疙氁铕B(yǎng),所以不嫌南海荒僻而赴任。
注釋:楊瑗:未詳。底本瑗下注:“一作張子。”尉南海:赴任南海縣尉。尉,用作動(dòng)詞,任縣尉。南海,《舊唐書·地理志》:嶺南道廣州有南海縣。在今廣東廣州市北。不擇:不加選擇,不嫌。高堂:指父母所居之正室。老親:年老的父母。
樓臺重蜃氣,邑里雜鮫人。
譯文:因?yàn)榕R海,這里有重重疊疊的海市蜃樓,城鄉(xiāng)居民多有鮫人混雜。
注釋:重:重疊。蜃氣:即海市蜃樓。邑里:城鄉(xiāng)。雜:混雜往來。鮫人:傳說中的海底人魚。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嶺春。
譯文:大海昏暗三峰常下雨,嶺上春花鮮艷五嶺如春。
注釋:三山:在南海縣境,臨江三峰并起,高三十余丈。在今廣州市南。五嶺:大庾、騎田、都龐、萌渚與越城嶺的總稱。在今廣東、廣西省邊境。
此鄉(xiāng)多寶玉,慎莫厭清貧。
譯文:這個(gè)地方多產(chǎn)寶玉,千萬不要嫌厭那里生活的清貧。
注釋:此鄉(xiāng):指南海。多寶玉:多產(chǎn)珍寶珠玉。據(jù)韓愈《送鄭尚書序》,南海多珠寶象犀玳瑁奇物。
岑參簡介
唐代·岑參的簡介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shí)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jìn)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時(shí),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shí),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 岑參的詩(37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