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行》翻譯及注釋
天邊老人歸未得,日暮東臨大江哭。
譯文:流落天邊的老人回不了家,黃昏時分向東來到大江邊失聲痛哭。
注釋:天邊老人:詩人自謂。大江:嘉陵江。聲淚俱下曰哭。
隴右河源不種田,胡騎羌兵入巴蜀。
譯文:隴右和河源的地再也不能種了,吐蕃的騎兵已侵人了巴蜀。
注釋:隴右:隴右道,唐代十道之一。轄地為今甘肅隴山以西、烏魯木齊以東。河源:在青海省境內。胡騎:指廣德元年十二月,吐蕃陷松、維、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
洪濤滔天風拔木,前飛禿鹙后鴻鵠。
譯文:洪水滔天啊大風拔起了樹木,前面飛著禿鶩后面飛著鴻鵠。
注釋:禿鶩:一種大型猛禽,又名“座山雕”,狀如鶴而大,青蒼色,張開翅膀有五六尺。
九度附書向洛陽,十年骨肉無消息。
譯文:多少次捎信給故鄉洛陽,十年間骨肉親朋音訊杳無。
注釋:九度:多次。九,極言其多。洛陽,故里所在。十年:自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起,至今已十年。骨肉:這里指兄弟。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