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洞庭湖對月歌》翻譯及注釋
長風霾云莽千里,云氣蓬蓬天冒水。
注釋:霾云:陰云。蓬蓬:茫茫覆蓋貌。冒:覆蓋。
風收云散波乍平,倒轉(zhuǎn)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紅,素月欲升天斂容。
注釋:斂容:改變?nèi)蓊仭?/p>
舟人回首盡東望,吞吐故在馮夷宮。
注釋:馮夷宮:馮夷,神話傳說中的水神,其宮殿在湖水深處。
須臾忽自波心上,鏡面橫開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
此時驪龍潛最深,目炫不得銜珠吟。
注釋:“此時”二句:驪龍,黑色的龍。《莊子·列御》記:驪龍頜下有珠,經(jīng)常浮游水上,銜珠長吟。二句意為這時潛伏深處的驪龍,因為眼花繚亂,不能浮游上來銜珠長吟了。
巨魚無知作騰踔,鱗甲一動千黃金。
注釋:“巨魚”二句:騰踔(chuō):跳躍。千黃金:意為千萬鱗片像黃金一樣閃閃耀眼。
人間此境知難必,快意翻從偶然得。
注釋:翻:反。
遙聞漁父唱歌來,始覺中秋是今夕。
查慎行簡介
唐代·查慎行的簡介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詩人,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海寧袁花(今屬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nèi)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次年放歸,不久去世。查慎行詩學東坡、放翁,嘗注蘇詩。自朱彝尊去世后,為東南詩壇領袖。著有《他山詩鈔》。
...〔 ? 查慎行的詩(9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