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襄陽書寄家遁溪丈
[清代]:鄧顯鶴
終古滄桑幾劫灰,行人過此一徘徊。依然漢水浮天去,不見龐公上冢回。
《荊楚歲時》思續記,《襄陽耆舊》有余哀。我來欲伴鹿門隱,莽莽平蕪但草萊。
終古滄桑幾劫灰,行人過此一徘徊。依然漢水浮天去,不見龐公上冢回。
《荊楚歲時》思續記,《襄陽耆舊》有餘哀。我來欲伴鹿門隱,莽莽平蕪但草萊。
唐代·鄧顯鶴的簡介
鄧顯鶴(1777-1851),字子立,一字湘皋,晚號南村老人,湖南新化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四十二年,卒于文宗咸豐元年,年七十五歲。少與同里歐陽輅友善,以詩相砥礪。嘉慶九年中舉,官寧鄉縣訓導,晚年應聘主講邵陽濂溪書院。鄧顯鶴校勘并增輯周圣楷所作《楚寶》;搜集整理王夫之遺作,成《船山遺書》;編纂《資江耆舊集》及《沅湘耆舊集》;參預《武岡州志》、《寶慶府志》的修纂。湖南后學尊他為“楚南文獻第一人”,而梁啟超則稱他為“湘學復興之導師”。
...〔
? 鄧顯鶴的詩(5篇) 〕
:
王慎中
往歲榮持節,濟水照斷金。事乖成泛梗,景是觸沾襟。
梁獄書難達,湘流賦易沉。銜恩將得罪,均是表同心。
往歲榮持節,濟水照斷金。事乖成泛梗,景是觸沾襟。
梁獄書難達,湘流賦易沉。銜恩將得罪,均是表同心。
明代:
毛可珍
西風憑吊景前賢,豸繡威名著簡編。暫建朱幡辭北闕,獨乘驄馬駐南天。
擐躬甲胄平諸峒,橫槊鴻文涌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臺遺構擬淩煙。
西風憑吊景前賢,豸繡威名著簡編。暫建朱幡辭北闕,獨乘驄馬駐南天。
擐躬甲胄平諸峒,橫槊鴻文湧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臺遺構擬淩煙。
:
熊東遨
昨夜馀寒斂,春開雨水門。露生芳草苑,人約板橋村。
待雪前因失,尋梅舊跡存。孤燈坐侵曉,不覺上朝暾。
昨夜馀寒斂,春開雨水門。露生芳草苑,人約闆橋村。
待雪前因失,尋梅舊跡存。孤燈坐侵曉,不覺上朝暾。
宋代:
汪炎昶
游戲壺天歲月深,人間又見謫仙人。鏡中商嶺飄蕭發,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少徒輕冕紱,伏波老未厭風塵。輸君物外全雙美,洛社耆英漢逸民。
遊戲壺天歲月深,人間又見謫仙人。鏡中商嶺飄蕭發,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少徒輕冕紱,伏波老未厭風塵。輸君物外全雙美,洛社耆英漢逸民。
宋代:
何夢桂
千古青囊破六丁,太原衣缽在心經。
天教文字留心印,世有兒孫振說鈴。
千古青囊破六丁,太原衣缽在心經。
天教文字留心印,世有兒孫振說鈴。
宋代:
唐庚
地入長沙莫嘆卑,竹萌徑尺舊相知。九重才復金門籍,萬里先參玉版師。
契闊累年真負口,裴徊彌月未妨脾。渭川風味那能對,中有離騷九辨辭。
地入長沙莫歎卑,竹萌徑尺舊相知。九重才複金門籍,萬裡先參玉版師。
契闊累年真負口,裴徊彌月未妨脾。渭川風味那能對,中有離騷九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