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清代]:譚嗣同
何來風萬壑,城北涌驚濤。眾籟當秋爽,孤吟入夜豪。
寒中雞口噤,雨背雁聲高。無夢欲忘曉,詩腸轉桔槔。
何來風萬壑,城北湧驚濤。衆籟當秋爽,孤吟入夜豪。
寒中雞口噤,雨背雁聲高。無夢欲忘曉,詩腸轉桔槔。
唐代·譚嗣同的簡介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漢族,湖南瀏陽人,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他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1898年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后被殺,年僅三十三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學》、《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
...〔
? 譚嗣同的詩(56篇) 〕
明代:
黃廷用
我愛瀛洲侶,簪毫玉殿東。朝陽鳴紫鳳,南國避青驄。
見說戈鋋急,仍聞杼軸空。隨軒題尺牘,計日獻重瞳。
我愛瀛洲侶,簪毫玉殿東。朝陽鳴紫鳳,南國避青驄。
見說戈鋋急,仍聞杼軸空。隨軒題尺牘,計日獻重瞳。
宋代:
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游。
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遊。
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
宋代:
釋慧暉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凈魔佛逼人寒。
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淨魔佛逼人寒。
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清代:
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雲樹迷千裡,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宋代:
白玉蟾
寂寂秋煙鎖碧灣,往年此地有禪關。
不神移入龍宮去,一夜風雷吼萬山。
寂寂秋煙鎖碧灣,往年此地有禪關。
不神移入龍宮去,一夜風雷吼萬山。
唐代:
毛文錫
滴滴銅壺寒漏咽,醉紅樓月。宴余香殿會鴛衾,蕩春心。
真珠簾下曉光侵,鶯語隔瓊林。寶帳欲開慵起,戀情深。
滴滴銅壺寒漏咽,醉紅樓月。宴餘香殿會鴛衾,蕩春心。
真珠簾下曉光侵,鶯語隔瓊林。寶帳欲開慵起,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