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晁補闕歸日本國
[唐代]:趙驊
西掖承休浣,東隅返故林。來稱郯子學,歸是越人吟。
馬上秋郊遠,舟中曙海陰。知君懷魏闕,萬里獨搖心。
西掖承休浣,東隅返故林。來稱郯子學,歸是越人吟。
馬上秋郊遠,舟中曙海陰。知君懷魏闕,萬裡獨搖心。
唐代·趙驊的簡介
趙驊(?-783年),一作趙曄,字云卿,唐朝鄧州穰(河南南陽)人。祖先是天水人。父趙敬先,官殿中侍御史。趙驊性孝悌,善寫文章,《唐摭言》稱他“才美行純”,與殷寅、顏真卿、柳芳、陸據、邵軫友好。開元二十三年,舉進士,同榜有蕭穎士、李華,又連擢科第,補太子正字,累授大理評事。后貶北陽尉。當時河東采訪使韋陟很看重他,聘為賓僚。安祿山攻陷陳留時,投降安軍。乾元年間,因罪再貶晉江尉。官至秘書少監。建中四年(783年)冬,爆發涇原兵變,趙驊逃匿于山谷中,不久卒。追贈華州刺史。有子趙宗儒。
...〔
? 趙驊的詩(1篇) 〕
:
劉崧
鶉居鷇食見天機,躑躅蓬茆顧影稀。長憶野田秋日晚,馬頭驚起一雙飛。
鶉居鷇食見天機,躑躅蓬茆顧影稀。長憶野田秋日晚,馬頭驚起一雙飛。
明代:
邊貢
解纜洪流樹,侵星過呂梁。風云猶帝里,山水即吾鄉。
硯拂秋嵐濕,衣沾曉露涼。長年欣暑退,伊軋棹歌長。
解纜洪流樹,侵星過呂梁。風雲猶帝裡,山水即吾鄉。
硯拂秋嵐濕,衣沾曉露涼。長年欣暑退,伊軋棹歌長。
:
弘歷
展豫巡嵩洛,回鑾奉壽康。三呼遐算祝,九曲瑞符彰。
不狩安知外,惟勤所戒荒。鳳樓五云表,藹藹萃千祥。
展豫巡嵩洛,回鑾奉壽康。三呼遐算祝,九曲瑞符彰。
不狩安知外,惟勤所戒荒。鳳樓五雲表,藹藹萃千祥。
明代:
王弘誨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
宋代:
岳珂
金城十仞據陽池,三鎮高扃死不隨。
自是天恩浹肌髓,不關左衽限戎夷。
金城十仞據陽池,三鎮高扃死不隨。
自是天恩浹肌髓,不關左衽限戎夷。
宋代:
劉跂
隴上怕雨竟遇雨,空山路窮避無所。昆陽之戰飛屋瓦,白登之圍矢交下。
從者散去馬可憐,故人借我非我馬。上坡歷塊已攲側,下坡流滑攢四腳。
隴上怕雨竟遇雨,空山路窮避無所。昆陽之戰飛屋瓦,白登之圍矢交下。
從者散去馬可憐,故人借我非我馬。上坡曆塊已攲側,下坡流滑攢四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