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二首
[唐代]:杜甫
出郭眄細岑,披榛得微路。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屢渡。
贊公湯休徒,好靜心跡素。昨枉霞上作,盛論巖中趣。
怡然共攜手,恣意同遠步。捫蘿澀先登,陟巘眩反顧。
要求陽岡暖,苦陟陰嶺沍.惆悵老大藤,沈吟屈蟠樹。
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層巔馀落日,早蔓已多露。
天寒鳥已歸,月出人更靜。土室延白光,松門耿疏影。
躋攀倦日短,語樂寄夜永。明燃林中薪,暗汲石底井。
大師京國舊,德業天機秉。從來支許游,興趣江湖迥。
數奇謫關塞,道廣存箕潁。何知戎馬間,復接塵事屏。
幽尋豈一路,遠色有諸嶺。晨光稍曚曨,更越西南頂。
出郭眄細岑,披榛得微路。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屢渡。
贊公湯休徒,好靜心跡素。昨枉霞上作,盛論巖中趣。
怡然共攜手,恣意同遠步。捫蘿澀先登,陟巘眩反顧。
要求陽岡暖,苦陟陰嶺沍.惆悵老大藤,沈吟屈蟠樹。
蔔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層巔馀落日,早蔓已多露。
天寒鳥已歸,月出人更靜。土室延白光,松門耿疏影。
躋攀倦日短,語樂寄夜永。明燃林中薪,暗汲石底井。
大師京國舊,德業天機秉。從來支許遊,興趣江湖迥。
數奇謫關塞,道廣存箕潁。何知戎馬間,複接塵事屏。
幽尋豈一路,遠色有諸嶺。晨光稍曚曨,更越西南頂。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
唐代:
龐蘊
塵六門前喚,無情呼不入。二彼總空空,自然唇不濕。
從此絕因緣,葛五隨緣出。惟有空寂舍,圓八同金七。
塵六門前喚,無情呼不入。二彼總空空,自然唇不濕。
從此絕因緣,葛五隨緣出。惟有空寂舍,圓八同金七。
:
肅靖王
天山青控戍樓中,畫角嗚嗚咽晚空。沙磧雨頹逢箭鏃,戰場風急轉河蓬。
李陵望國臺猶在,蔡琰悲笳怨未窮。獵騎遙遙入霜霧,鸊鵜泉外夕陽紅。
天山青控戍樓中,畫角嗚嗚咽晚空。沙磧雨頹逢箭鏃,戰場風急轉河蓬。
李陵望國臺猶在,蔡琰悲笳怨未窮。獵騎遙遙入霜霧,鸊鵜泉外夕陽紅。
元代:
張昱
百年妄引幾曾停,看取池塘草又生。蝶戲落花真自適,鶯啼深院欲誰驚?
盧郎此去應如愿,宋玉從來最有情。一枕好風吹酒覺,不愁春夢不分明。
百年妄引幾曾停,看取池塘草又生。蝶戲落花真自適,鶯啼深院欲誰驚?
盧郎此去應如願,宋玉從來最有情。一枕好風吹酒覺,不愁春夢不分明。
宋代:
朱淑真
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么。
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麼。
清代:
樊增祥
卿認雙星錯。是天邊、參商兩點,命宮牢坐。暫學鵲橋牛女樣,轉眼南箕扇簸。
似溝水、東西都可。長念觀音經一卷,雪衣娘、開了雕籠鎖。
卿認雙星錯。是天邊、參商兩點,命宮牢坐。暫學鵲橋牛女樣,轉眼南箕扇簸。
似溝水、東西都可。長念觀音經一卷,雪衣娘、開了雕籠鎖。
:
弘歷
九華雙炬照長樓,樓上仙人來往游。今歲看燈有新使,孜孜益凜固金甌。
九華雙炬照長樓,樓上仙人來往遊。今歲看燈有新使,孜孜益凜固金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