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吳忠誥
老親年六旬,素發垂兩耳。筋力已非昔,疴疾漸叢起。
三時缺溫情,百念交懼喜。負米徒遠游,豈盡奉甘旨。
況念先世來,潛德久未啟。顯揚匪異人,凌替責難諉。
《詩》《書》篤遺訓,家聲庶有豸。相期各努力,黽勉自今始。
三時缺溫情,百念交懼喜。負米徒遠遊,豈盡奉甘旨。
況念先世來,潛德久未啟。顯揚匪異人,淩替責難諉。
上一首:梁靄《七夕》
下一首:吳忠誥《歲暮寄懷家兄子定臨汝舍弟子益洪》
唐代·吳忠誥的簡介
吳忠誥,字子猷,浙江石門人。有《遂思堂詩存》。
明代: 唐之淳
月色讓殘雪,角聲凄斷鴻。從軍泗水上,飛夢大江東。
風冰綴檐鐸,鄰火送春舂。臨文懷二老,清淚濕焦桐。
明代: 胡應麟
石洞蒼茫閉水簾,碧窗云冷玉龍潛。不妨行雨邀巫峽,猶記為霖出傅巖。
石洞蒼茫閉水簾,碧窗雲冷玉龍潛。不妨行雨邀巫峽,猶記為霖出傅巖。
清代: 曾國藩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
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
: 梁朝鐘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清代: 黃遵憲
水是堯時日夏時,衣冠又是漢官儀。登樓四望真吾土,不見黃龍上大旗。
近現代: 夏承燾
拋卻長筇登疊閣,共驚腳力如仙。暫同杯茗亦前緣。
迎風為禹步,踏雪過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