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溰
拼音
ái
注音ㄞˊ
部首氵部 總筆畫13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IMGU 統(tǒng)一碼6EB0
筆順丶丶一丨フ丨一丨フ一丶ノ一
名稱點、點、提、豎、豎折/豎彎、豎、橫、豎、橫折、橫、點、撇、橫
部首氵部 總筆畫13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IMGU 統(tǒng)一碼6EB0
筆順丶丶一丨フ丨一丨フ一丶ノ一
名稱點、點、提、豎、豎折/豎彎、豎、橫、豎、橫折、橫、點、撇、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溰
⒈ ?〔溰溰〕(露水)濃,如“零露溰溰”。
⒉ ?古同“皚”,潔白的樣子。
統(tǒng)一碼
溰字UNICODE編碼U+6EB0,10進制: 28336,UTF-32: 00006EB0,UTF-8: E6 BA B0。
溰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溰的意思、基本解釋,溰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溰【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集韻》《韻會》魚衣切,音沂。與凒同。《博雅》凒凒,霜雪也。或從白作皚,從水作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