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闍
拼音
dū shé
注音ㄉㄨ ㄕㄜˊ
部首門部 總筆畫16畫 結(jié)構(gòu)上三包圍
五筆UFTJ 統(tǒng)一碼95CD
筆順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名稱橫折、橫、橫、豎、豎、橫折鉤、橫、橫、橫、豎、橫、撇、豎、橫折、橫、橫
部首門部 總筆畫16畫 結(jié)構(gòu)上三包圍
五筆UFTJ 統(tǒng)一碼95CD
筆順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名稱橫折、橫、橫、豎、豎、橫折鉤、橫、橫、橫、豎、橫、撇、豎、橫折、橫、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闍
⒈ ?城門上的平臺。《詩經(jīng)?鄭風(fēng)?出其東門》:“出其闉闍,有女如荼。”毛亨?傳:“闍,城臺也。” 孔穎達(dá)《正義》:“闍,是城上之臺,謂當(dāng)門臺也。”
其他字義
闍
⒈ ?見“阿闍梨”
異體字
- 堵
- 阇
English
tower over city gate
※ 闍的意思、基本解釋,闍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闍【戌集上】【門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當(dāng)孤切《集韻》《韻會》《正韻》東徒切,音都。《說文》闉闍也。從門者聲。《廣韻》城上重門。《玉篇》城門臺也。《詩·鄭風(fēng)》出其闉闍,有女如荼。《傳》闍,城臺也。《釋文》闍,鄭、郭音都。孫炎云:積土如水渚,所以望氣祥也。《禮·月令·仲夏之月可以處臺榭註》闍者謂之臺。《集韻》或作堵。
又《廣韻》視遮切《集韻》《韻會》時遮切《正韻》石遮切,音蛇。《說文》闉闍也。《詩·鄭風(fēng)·闉闍釋文》又音蛇。
又《正字通》梵言闍維卽茶毗,僧死而焚之也。天竺第九祖人滅,衆(zhòng)以香油栴檀闍維眞體。闍維,讀若蛇皮。蘇軾夜閱傳燈錄,燈花燒一僧字,題詩曰:曹溪夜岑寂,燈下讀傳燈。不覺燈花落,茶毗一個僧。
又《集韻》之奢切,音遮。城臺也。《詩·鄭風(fēng)》闉闍。徐邈讀。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闍【卷十二】【門部】
闉闍也。從門者聲。當(dāng)孤切
說文解字注
(闍)闉闍也。從門。者聲。當(dāng)孤切。五部。
- 闍的詞語
- 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