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齧
拼音
niè
注音ㄋ一ㄝˋ
部首齒部 總筆畫21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DHVB 統(tǒng)一碼9F67
筆順一一一丨フノ丨一丨一ノ丶ノ丶一ノ丶ノ丶フ丨
名稱橫、橫、橫、豎、橫折鉤、撇、豎、橫、豎、橫、撇、點(diǎn)、撇、點(diǎn)、橫、撇、點(diǎn)、撇、點(diǎn)、豎折/豎彎、豎
部首齒部 總筆畫21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DHVB 統(tǒng)一碼9F67
筆順一一一丨フノ丨一丨一ノ丶ノ丶一ノ丶ノ丶フ丨
名稱橫、橫、橫、豎、橫折鉤、撇、豎、橫、豎、橫、撇、點(diǎn)、撇、點(diǎn)、橫、撇、點(diǎn)、撇、點(diǎn)、豎折/豎彎、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齧
⒈ ?同“嚙”。
⒉ ?啃、咬。《漢書?卷五十四?蘇建傳》:“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shù)日不死。” 唐?杜甫 《哀江頭詩》:“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
⒊ ?侵蝕。《戰(zhàn)國策?魏策二》:“昔王季歷葬於楚山之尾,戀水齧其墓。”宋?陸游 《秋日出遊戲作詩二首之二》:“薄雲(yún)韜日未成雨,野水齧沙爭赴溪。”
⒋ ?缺口。《淮南子?人間》:“夫牆之壞也於隙,劍之折必有齧。”
⒌ ?姓。如唐堯時(shí)代有賢人齧缺。
異體字
- 嚙
- 囓
English
bite, gnaw; wear down, erode
※ 齧的意思、基本解釋,齧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齧【亥集下】【齒部】 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五結(jié)切《集韻》《韻會(huì)》倪結(jié)切《正韻》魚列切,音臬。《說文》噬也。《禮·曲禮》毋齧骨。
又地名。《史記·河渠書》齧桑浮兮淮泗滿。《註》齧桑,地名。
又齧齒,鳥名。《爾雅·釋鳥》齧齒,艾。
又獸名。齧鐵。見《神異經(jīng)》。
又蟲名。齧桑。《爾雅·釋蟲》蠰齧桑。《疏》蠰,一名齧桑。江東呼爲(wèi)齧髮。
又草名。《爾雅·釋草》齧,苦堇。《註》苦堇,今堇葵也。《又》齧,彫蓬。《疏》蓬蒿也。草之不理者也。
又姓。《莊子·齊物論》齧缺問於王倪。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齧【卷二】【齒部】
噬也。從齒?聲。五結(jié)切
說文解字注
(齧)噬也。口部曰。噬、啗也。釋名曰。鳥曰啄。獸曰齧。齧、?也。所臨則禿?也。從齒。?聲。五結(jié)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