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娃宮懷古》鑒賞
原文
艷骨已成蘭麝土,宮墻依舊壓層崖。
弩臺雨壞逢金鏃,香徑泥銷露玉釵。
硯沼只留溪鳥浴,屟廊空信野花埋。
姑蘇麋鹿真閑事,須為當時一愴懷。
賞析
此詩首聯“艷骨已成蘭麝土,宮墻依舊壓層崖”二句設定了全詩的場景:吳王夫差曾為西施筑館娃宮,如今西施已故,宮殿成為遺跡。詩的開頭就定下了全詩懷古傷今的基調。
頷聯“弩臺雨壞逢金鏃,香徑泥銷露玉釵”二句從駑臺、香徑兩個有代表性的遺跡來描寫館娃宮古跡的現狀。“逢金鏃”,“露玉釵”或出于藝術虛構,并非實有其事。“駑臺”、“香徑”、“金鏃”、“玉釵”這些意象顯示出昔日的繁華,也表現了當時吳宮生活的奢靡。而“壞”、“銷”二字則突出了如今的破敗景象,表明即使再繁華奢靡,也已經是過眼云煙,就如一場空夢。
頸聯“硯沼只留溪鳥浴,屟廊空信野花埋”二句承上聯,選取硯沼、屟廊兩個典型遺址,進而描寫其它古跡的現狀。這里的“只”、“空”二字表現出強烈的感傷之意。
尾聯“姑蘇麋鹿真閑事,須為當時一愴懷”二句運用“荒臺麋鹿”這一典故,追懷伍子胥對吳王夫差的諫言,吐露朝代興廢、世事無常的感慨。
作為一個品性高潔的文人,皮日休對西施還是比較同情,比較包容的。在這首七言律詩中,作者面對吳國王宮廢墟,抒發了思古之幽情,比較含蓄、隱蔽地表達了對西施的同情。此詩借古諷今,對歷史作出了沉痛的評價和反思,認為西施是個沒有選擇、只能充當政治犧牲品的女子,對她的悲劇表示了深沉的感嘆。
皮日休簡介
唐代·皮日休的簡介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缎绿茣に囄闹尽蜂浻小?em>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