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臺 / 夜發嚴灘》鑒賞
原文
巨艦只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
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臺。
賞析
此詩對漢隱士嚴子陵表示崇敬之情,對為名韁利索所羈的世人作了形象的刻畫。詩人承認自己掙脫不開名韁利索,同時也是不愿為名韁利索所羈。
黃墨谷認為:不能忽視這首小詩,正如黃山谷論詩所說“孫吳之兵,棘端可以破轍”。她只用28個字,卻把當時臨安行都,朝野人士卑怯自私的情形,描繪得淋漓盡致。這時,詞人也沒有饒恕自己的茍活茍安,竟以為無顏對嚴光的盛德,所以“特地通宵過釣臺”,既生動又深刻地表達愧怒之心。孔子云:“知恥近乎勇。”清照這種知恥之心,和當時那些出賣民族、出賣人民的無恥之徒相比,確是可敬得多了。(《重輯李清照集·李清照評論》)
李清照簡介
唐代·李清照的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