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贈王友道》翻譯及注釋
誰道東陽都瘦損,凝然點漆精神。瑤林終自隔風塵。試看披鶴氅,仍是謫仙人。
譯文:誰說“東陽”人都是瘦弱的呢?你眼睛凝眸如用漆點染似的炯炯有神。瓊林般的仙境終究遠離塵世。試看你披著鶴毛制作的斗篷,依然像謫到人間的神仙。
注釋:東陽:原指沈東陽,即沈約。鶴氅:鶴毛制作的斗篷謫仙人:被貶謫到人間的神仙。李白《對酒憶賀監二首并序》:“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沒后對酒,悵然有懷,而作是詩。”
省可清言揮玉塵,真須保器全真。風流何似道家純。不應同蜀客,惟愛卓文君。
譯文:休要清談,即使揮動那玉柄的麈尾拂塵;清談傷真,要不傷真,必須保重身體,蓄養元氣。風流韻事哪里比得上道家純真?不應該像蜀客司馬相如那樣,過分貪愛卓文君。
注釋:保器全真:保全身體和真氣。蜀客:指漢代的文學家司馬相如,因他是蜀人,故稱。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