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
詞語(yǔ)解釋
悄悄[ qiāo qiāo ]
⒈ ?寂靜;聲音低微;不聲不響。
例悄悄離開。
英quietly;
⒉ ?小聲地,偷偷地。
例他悄悄地全跟我說(shuō)了。
英on the quiet;
引證解釋
⒈ ?憂傷貌。
引《詩(shī)·邶風(fēng)·柏舟》:“憂心悄悄,慍于羣小。”
漢 蔡邕 《司空臨晉侯楊公碑》:“憂慍悄悄,形于容色。”
唐 權(quán)德輿 《薄命篇》:“閒看雙燕淚霏霏,靜對(duì)空牀魂悄悄。”
元 張玉娘 《山之高》詩(shī)之一:“我有所思在遠(yuǎn)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
趙樸初 《河滿子·東山》詞:“悄悄非關(guān)多病,三年不見 東山。”
⒉ ?寂靜貌。
引唐 元稹 《鶯鶯傳》:“更深人悄悄,晨會(huì)雨濛濛。”
宋 朱熹 《聞蟬》詩(shī):“悄悄山郭暗,故園應(yīng)掩扉。”
明 何景明 《與賈郡博宿夜話》詩(shī):“蒼蒼季冬夕,悄悄昆蟲閉。”
俞平伯 《冬夜之公園》:“鴉都睡了,滿園悄悄無(wú)聲。”
⒊ ?形容聲音很輕。
引唐 韓愈 《落葉送陳羽》詩(shī):“悄悄深夜語(yǔ),悠悠寒月輝。”
《水滸傳》第十七回:“張清 手執(zhí)長(zhǎng)槍,引一千軍兵悄悄地出戰(zhàn)。”
《儒林外史》第十回:“一個(gè)貼身的小廝在知縣耳前悄悄説了幾句話。”
梁斌 《播火記》二二:“朱老忠 正在 朱老明 屋里坐著,聽得外面有人悄悄走進(jìn)來(lái)。”
⒋ ?料峭。
引元 迺賢 《京城燕》詩(shī):“三月京城寒悄悄,燕子初來(lái)怯清曉。”
國(guó)語(yǔ)辭典
悄悄[ qiǎo qiǎo ]
⒈ ?憂愁的樣子。
引《詩(shī)經(jīng)·邶風(fēng)·柏舟》:「憂心悄悄,慍于群小。」
近悄然 默默 寂靜 靜靜
⒉ ?寂靜的樣子。
引唐·白居易〈西樓夜〉詩(shī):「悄悄復(fù)悄悄,城隅隱林杪。」
⒊ ?不聲不響。
引《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莊征君悄悄寫了十幾封書子,打發(fā)人進(jìn)京去遍 托朝里大老。」
英語(yǔ)quietly, secretly, stealthily, quiet, worried, Taiwan pr. [qiao3 qiao3]
德語(yǔ)heimlich (Adj)?
法語(yǔ)furtivement, sans bruit, en cachette, silencieusement
相關(guān)成語(yǔ)
- qiǎo wú shēng xī悄無(wú)聲息
- zhì fǎ置法
- jiāng jì jiù jì將計(jì)就計(jì)
- tiān fāng guó天方國(guó)
- zhēn měi真美
- měi huà美化
- bǎn cái板材
- bài huài敗壞
- shēng tú生徒
- jiā céng bō li夾層玻璃
- zhěng zhèng整正
- tiān shēng天生
- diào bǎi xì調(diào)百戲
- tián bǔ填補(bǔ)
- huí èr回二
- lì tián力田
- jié gòu結(jié)構(gòu)
- nián cài年菜
- kāi jī開機(jī)
- wèi lù遺賂
- wǔ sè zhào五色詔
- huí yìng回應(yīng)
- zì jiā自家
- lā jī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