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過其實
詞語解釋
言過其實[ yán guò qí shí ]
⒈ ?原指言語浮夸,超過實際才能。
例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三國志·馬良傳》
英exaggerate overstate; be more apparent than real;
⒉ ?后亦指說話過分,不符合事實。
引證解釋
⒈ ?言辭浮夸,超過他的實際能力。
引《三國志·蜀志·馬良傳》:“先主 臨薨,謂 亮 曰:‘ 馬謖 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后世多指說話夸張失實。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孝文帝》:“凡此十餘事,皆俗人所妄傳,言過其實。”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巴 蜀 風物之盛,或者言過其實。”
《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且住!説書的這話有些言過其實!”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二一章:“他被 梁大老漢 言過其實的話嚇唬住了。”
國語辭典
言過其實[ yán guò qí shí ]
⒈ ?語本指言辭虛妄夸大,與事實不相符。
引《管子·心術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不得過實,實不得延名。」
《三國演義·第九六回》:「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且住!說書的這話怕有些言過其實。」
近過甚其辭 夸大其詞 夸夸其談
最近近義詞查詢:
裸體的近義詞(luǒ tǐ)
不斷的近義詞(bù duàn)
造訪的近義詞(zào fǎng)
結合的近義詞(jié hé)
蠻干的近義詞(mán gàn)
但是的近義詞(dàn shì)
新鮮的近義詞(xīn xiān)
其余的近義詞(qí yú)
碌碌無為的近義詞(lù lù wú wéi)
生命的近義詞(shēng mìng)
激戰的近義詞(jī zhàn)
動聽的近義詞(dòng tīng)
不合的近義詞(bù hé)
淡淡的近義詞(dàn dàn)
共同的近義詞(gòng tóng)
不應的近義詞(bù yīng)
頻頻的近義詞(pín pín)
人工的近義詞(rén gōng)
缺點的近義詞(quē diǎn)
盤查的近義詞(pán chá)
事先的近義詞(shì xiān)
難題的近義詞(nán tí)
計劃的近義詞(jì huà)
充盈的近義詞(chōng yíng)
聯合的近義詞(lián hé)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