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竹工卡縣,位于318國道旁一個村莊邊上,名為強巴敏久林。他出生地甲瑪鄉,甲瑪意為百里挑一的富地,古時為群山環繞、水草豐足的圣地。據說,在松贊干布的父親當政的時候,這里曾建有強巴敏居宮,松贊干布就出生在這座宮殿里。如今,這座傳說中的宮殿已...
賽卡古托寺位于西藏自治區洛扎縣城以南50公里處。座西向東,平面呈方形,外有圍墻環繞,東西長98米,南北寬48米。寺內主殿為被稱為噶哇久尼的大佛殿,寺內正中有九層高,達28米的碉樓,樓頂用金頂,另有僧舍等建筑。公元1080年前后,由西藏著名佛...
拉薩游樂園是由西藏林氏娛樂有限公司投資修建的投份制企業。是集幼兒 教育、餐飲、娛樂、休閑于一體的大型游樂場所,占地面積40余畝。
該公司為了社會的公益事業,解決西藏孩子入托難,特別是北郊片區無幼兒園的困難,經市教體委批準,于1999年成立了...
以保護云杉高產林及其它珍稀植物和珍稀動物為目的,位于縣城扎木以西22公里,保護區東西寬約12公里,南北長約24公里,總面積4600公頃。其中森林面積2800多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1%以上。保護區內林木生長速度、持續生長期和單位蓄積量遠遠超過...
在洛扎縣境。由西藏著名苦行僧米拉日巴于北宋熙寧十年(107年)修建。據載,起初其師馬爾巴要他修建三角形的房屋,修了大半,令其拆掉。繼又要他修建半圓形的房屋,當快要完工的時候,馬爾巴又令其拆除。幾經拆修,后建成現存碉樓式的樓房。原高9層,現存...
位于山南地區昌果溝,屬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長約500米,寬約300 米,總面積達18萬平方木。經過對遺址邊緣試掘,獲得了磨制石器、細石器和打制石器標本300余件及大量陶片。陶片中可辨器形有侈日圈足碗、侈日罐、鏤孔窩柄器等,陶器紋飾有網紋、弦...
展佛臺,是扎什倫布寺內較高的建筑。...
太昭古城,原名江達,位于拉薩-林芝公路的左側,距拉薩僅200多公里,是川藏古道及青藏古道中路、東路的交匯點(所以這里又稱為唐番古道驛站),也是一個重要的驛站,在唐代時成為西藏的重要城鎮之一,元朝即開始設立驛站,清朝時更是成為國家邊疆的重中之...
座落在日喀則拉孜縣歐布瓊山山腰處,海拔4600米。始建于公元十二世紀,由貢巴·土杰尊珠主持修建。該寺曾有二萬多名僧人,在歐布瓊山上有二千多處修行洞和坐禪房,并修建了一座“萬佛一見得解塔”,塔高約27米,塔型呈“時輪壇城”,有108個門、10...
加拉貝里峰遙望著南迦巴瓦的雪山。在通麥大橋上可以同時看到這兩座神山。...
西藏色林錯黑頸鶴國家自然保護區位于西藏自治區西北部的藏北高原,地理坐標為東經87°46′~91°48′,北緯30°10′~32°10′之間,屬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總1 893 630hm2,其中核心區面積713 920hm2,...
怒江山(怒江山)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八宿縣內。埡口于G318,標高4658米。從4120米的邦達鎮過了埡口之后,便是著名的“怒江72拐”,又稱“九十九道拐”。這些拐又急又陡不說,大多都是U型彎。每個拐都堆集著二、三十公分厚的泥,汽車一過車...
貢嘎夏珠林寺始建于公元17世紀初葉,原址已經在文革期間嚴重損毀,現在看到的是上世紀80年代由色拉寺的欽則活佛重建的寺廟。該寺較為著名的是它供奉的吉祥天母肉身。
她坐化于一千年前,圓寂時只有十二歲,圓寂后身體自然收縮至只有一肘高,呈度母坐姿,...
中游河谷保護區屬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及其越冬棲息地。本區有著較為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是黑頸鶴越冬的必要條件,因而具有極為重要的保護價值,同時,對于保護區區域內農耕等生存系統的調節和影響,也是濕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