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水城睢縣又名鳳凰城。景區位于睢縣縣城北,均有較好的公路相通。睢縣中原水城水面闊達5000余畝,是東起微山湖,西到西安,沿隴海線兩側較大的內陸淡水湖泊。2015年1月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為商丘市第二家AAAA級旅游景區。...
木蘭祠位于虞城縣城南35公里營廓鎮大周莊村。該祠始建于唐代,金、元、清各代曾重修。木蘭祠曾占地萬余平方米,有大門、大殿、獻殿、后樓和配房等。
大殿內有英姿颯爽的花木蘭戎裝立像和記載花木蘭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凱旋而歸的雕塑和組畫。祠內有祠碑兩...
彭雪楓將軍紀念館位于夏邑縣城東北17公里八里莊村,為紀念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委彭雪楓1944年9有11日壯烈殉國于此所建。館內松柏青翠,迎門是一座醒目的臥碑,正面刻“鼓雪楓將軍壯烈殉國處”,碑陰刻有彭雪楓生平事跡。中央坐落彭雪楓將軍半身塑像...
柿園壁畫漢墓位于保安山東邊的山頭,西偏北與梁孝王墓相距約300米。該墓1986年5月村民開山采石時被發現,從1987年9月至1991年9月發掘結束,是芒碭山漢代梁國王陵墓地的重大考古發現,1991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柿園漢墓也...
張巡祠坐落在商丘古城南門外,是為了紀念“安史之亂”中為保衛睢陽而殉難的英雄張巡所建。這座大殿建于1990年,占地4.07萬平方米,南北長370米,東西寬100米,自南向北依次為廣場區、建筑區和墓葬園林區三部分,整個建筑氣勢恢宏,大氣磅礴,是...
永城市芒碭山文物旅游區位于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西依京九,東傍京滬,北枕隴海。有歐亞大陸橋之稱的連霍高速公路縱貫其間。文物旅游區占地十二平方公里,內括四大景區,三十個旅游景點,是中原“一線五點”旅游開發的重點。
芒碭山歷史悠久,文物薈萃...
彭雪楓紀念館位于夏邑縣城東北17公里八里莊村,為紀念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委彭雪楓1944年9有11日壯烈殉國于此所建。館內松柏青翠,迎門是一座醒目的臥碑,正面刻“鼓雪楓將軍壯烈殉國處”,碑陰刻有彭雪楓生平事跡。中央坐落彭雪楓將軍半身塑像,底...
三陵臺位于河南省商丘古城西北9公里處,為西周宋國宋戴公等三公王陵。 三陵臺三座陵墓突起的頂部并峙,像三座駝峰。墓區里的400多棵古柏蒼勁挺拔,疏密有致。在商丘古城西北 9 公里,有一處風景秀麗的名勝古跡,被人們稱為 “ 三陵臺 ” 。為西周...
孔子還鄉祠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城北七公里的王公樓村。孔子祖先為春秋時期宋國貴族,其祖居地及祖墳仍在此地。
孔子還鄉祠始建于唐初,其形制仿文廟,坐北朝南,有一壁、一壇、兩殿、四門及碑林等。宋真宗時,孔子四十五代孫孔良輔、孔彥輔由曲阜到此定居...
壯悔堂位于商丘古城北門內,為明末清初才子侯方域壯年著書處,是一明三暗、前出后包、上下兩層的硬山式建筑。
這里制作有三組共12個蠟像,有侯方域和常氏夫人、香君拂琴、雪苑論事等場景。并有從民間收藏的近百余件古式家具、陶瓷器具陳列其間。另重修侯方...
牛牧崗遺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西部的雙塔鄉牛牧崗村北。遺址東西長約100米,南北寬約120米,總面積1.2萬平方米。時代涵蓋新石器時代、夏商周、春秋戰國、西漢、唐宋、明清等各個時期。古跡有:灰坑、房基、墓葬等遺跡,文物有:陶器、石器、骨器...
造律臺位于永城市城西南25公里古縣城內東南側。相傳西漢丞相蕭何曾在此制訂法律,故名。該遺址現存賀圓形土丘。高約7米,底部南北長54米,寬34米,文化層堆積厚度為8~9米。上層為商代遺存,下層為河南龍山文化遺存。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朝末年,劉邦被縣令指派押送一批民夫到驪山為秦始皇修造陵墓。行至商丘永城芒碭山時,人已逃走大半。劉邦只管趁月色趕路,當走到芒碭山前荒草野徑之中,突遇白色大蛇攔路而臥,眾人驚恐不安。
劉邦拔劍上前,將蛇斬作兩段。白蛇被斬后,血流滿地,隨后在斬...
商丘古城,是明清時期的歸德府城,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商丘古城由磚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構成,外圓內方,呈現一個古錢幣造型,建筑十分獨特。目前商丘古城下,同時還疊壓著春秋時期的宋國都城、秦漢和隋唐時期的睢陽城、宋代的應天府...
龍崗遺址位于睢縣蓼堤鄉周龍村北面,地勢較高,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00米,文物層度約2米。1978年試掘,上發現灰坑6個、殘陶鬲、陶盆、陶罐等。下層為龍山文化層,發現灰坑6個、殘陶窘1個和一些文化遺物。并采集到一些殷商時代的文化遺物和兩片...
伊尹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縣城西南22公里魏堌堆村北,始建于3500多年前,安葬著商代宰相伊尹,舊時占地數十畝,墓冢高3米、周長50米,周圍一片古柏環繞。古柏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較大的直徑3米多。墓前有伊尹祠,內塑其像,歷代修葺。...
八關齋位于商丘古城南門外的古宋河畔,“月下老人”、“千里姻緣一線牽”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八關齋”是佛教用語,是指男女信徒在這一晝夜中所遵守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眠座高廣華麗床座,不涂施香曼及歌舞觀聽,不吃葷。這八條戒...
黃河一開始流經商丘是宋紹興二年,金太宗天會十年(1132年)。到清咸豐五年(1855年)改道北徙,流經商丘境內共723年。現在,這里留下了蔚為壯觀的黃河故道。被人們稱之為“水上長城”的黃河故堤,始筑于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明清屢...
東風夜放花千樹,俏在叢深一笑中。置身于梨園春景,這里是一片冰清玉潔的世界,萬畝一望無際的玉樹銀花,成群的蜂蝶勾畫出一道*的畫卷。幽深的梨花芳香,新鮮的泥土氣息,沁人心肺,使人如癡如醉,仿佛到了亦真亦幻的人間仙境。若是在金秋時節,金黃色的酥梨...
商丘市的應天書院,與嵩陽書院、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應天書院為五代后晉時的商丘人楊愨所開辦。范仲淹來應天書院求學、后娶妻生子,在商丘落戶,并擔任應天書院掌學主教。
應天書院屢遭拆毀,明正德六年遷城,應天書院也遷往今地—...
睢縣北湖景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縣,又稱鳳城湖,距離商丘市區以西68公里,起源于明末李自成以水代兵,決堤黃河,距今約400年歷史。睢縣北湖水面面積近5000畝,景區位于睢縣縣城北,景區內歷史文化遺跡眾多、水上娛樂設施完善,*著名的有“春秋五霸...
神鷹石位于南昆山西部,佛坳售票站的左邊,是游客到南昆山爬山的 重要景點之一,根據南昆山慢途網通過gps定位儀測量到的海拔是788米 。
沿登山石級曲折攀行半個小時左右,再扶欄干往上攀登,可見到一 塊巨大的平石。站在石上,環顧眾山低矮,使人有...
歸德府城墻,為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至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所建的城墻,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商丘古文化旅游區位于商丘市睢陽區境內,以商丘古城為依托,在12.6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分布著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歸德府城墻”和“宋國故城遺址”。商丘古城現為中國保存完好古城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閼伯臺又叫火星臺、火神臺,位于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處。現存閼伯臺如墓狀,高35米,周長270米,夯土筑成。層層夯土中夾雜不少漢代的瓦片與陶片,可能是漢代所筑。原來的閼伯臺因黃河泥沙多次淤積,隱于現存臺下。閼伯臺是我國現存較早的觀星臺,距今...
隋堤位于永城市中部鄭(州)永(城)公路線上,西起馬牧鄉鄭店,東至侯嶺鄉呼莊,綿延45公里,呈土崗狀,高出地面0.5~2米不等。隋大業元年(605)開通濟渠,現兩岸筑堤植桃、柳,供煬帝楊廣乘龍舟游江南時觀賞。北宋時稱汴河,后河道淤沒,堤址仍存...
陳勝墓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領袖之一陳勝之墓,位于永城市東北芒碭山主峰西南麓。陳勝墓歷經修繕,已成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當地著名的旅游景點。...
燧皇陵又名燧人氏陵園,是上古時期發明鉆木取火的燧人氏的墓園,位于商丘古城西南三里處。據《歸德府志》、《韓非子》、《左傳》、《三皇五帝時代》等典籍記載:“燧皇陵在閼伯臺西北”。
據專家考證,燧人氏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燧人氏立方牙、觀天象,確立了...
芒碭山,位于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的河南省永城市境內。山中有夫子廟、陳勝園、漢梁王陵、劉邦斬蛇碑等名勝古跡和人工景點。這里有世界較大的地下宮殿——漢梁王陵、天下奇觀——漢高祖劉邦斬蛇碑靈光幻影、中國較早的座便廁所與冰柜、亞洲較高帝王銅像——劉邦...
商丘歡樂谷是集旅游、休閑、娛樂、餐飲于一體的大型綜合項目。水上樂園主要包括人造浪池、人工沙灘、游泳館、漂流等娛樂設施。...
梁孝王劉武,平息了長王之亂后,自負抗擊吳楚有功。在梁地大興土木,以睢陽為中心,根據自然景色,修建了一個很大的花園,稱東苑,也叫菟園,后人稱為梁園。
梁園中還修建有許多假山巖洞,開辟有湖泊池塘,如當時的百靈山(今靈臺寺)、落猿巖、棲龍岫(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