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廂寺陜縣西李村鄉的熊耳山下,距三門峽市約53公里。據清朝和民國的《陜州志》記載,佛教從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傳入陜州時,修建了空廂寺,距今已1900多年,是與古剎白馬寺同一時期的佛門圣地。...
寶輪寺塔位于陜州風景區內,原為陜州城內寶輪寺的寺塔。始為唐僧道秀所建,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重建,距今已有800余年。寺已早毀,唯塔獨存。此塔塔門南面,平面作正方形,為13級迭澀密檐式磚塔,高26.5米,圍21.6米,用青灰...
黃帝鑄鼎原現存的《軒轅黃帝鑄鼎原碑銘并序》是現存較早的記載有黃帝鑄鼎內容的碑刻,唐貞元十七年歲次辛巳正月九日癸卯。”碑陰亦鐫刻有碑文,內容大致與碑陽類同,為楷書。此碑為現今國內發現的專為記述軒轅黃帝事跡的較早的碑銘,它較陜西省黃陵縣橋山黃帝...
三門峽甘山森林公園位于三門峽市陜縣南部窯店林場境內,距三門峽市區30公里,距離市區28公里,車程40分鐘屬國家3A級旅游區(點)。景區總面積為3800公頃 ,至高峰海拔 1884以米,公園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植物種類多達1500多種,動物...
女郎山位于靈寶市區西南11公里處,是豫、晉、陜三省交界處的一塊寶地。相傳三姐妹逃婚上山,羽化成仙,呼風喚雨,普降甘霖,五谷豐登。百姓感恩,就在峰頂修建了"娘娘廟"。女郎山海拔1556.2米,風景區總面積28平方公里,風景優美,人文景觀豐富。...
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位于三門峽市東西城區之間的生態區內,現有面積8850畝,其中陸地6150畝,水面、灘涂2700畝,核心景區包括雙龍湖白天鵝觀賞區、陜州古城和沿黃生態林帶三部分,是一處融生態、文化和人文地理于一體的自然山水景區。...
安國寺位于陜縣瑞云山下永昌 河北岸。俗稱琉璃寺。始建于隋代,歷代均有修繕。寺院主體建筑有大佛殿、二佛殿、三佛殿、金剛殿、天王殿、龍王殿、鐘樓、山門等建筑,具有金元風格。寺內保存有大量磚雕和木雕藝術珍品。...
亞武山風景區位于靈寶豫靈鎮境內,是道教名山之一。其主峰海拔2413.8米,是河南省內至高峰。亞武山以險峻、峭拔的五峰為主體,以山青水秀為特色,以道教文化為內涵,以塔、洞、廟、殿等人文景觀為神韻,尤其是處于海拔1200米之上的玉鎖天湖,水域面...
桃花谷自然風景區位于盧氏縣磨溝口鄉西虎嶺村,頗具特色的有自然生態景觀大型溶洞景觀和歷史文化人文景觀。距縣城40公里,距209國道14公里,景區總面積1940公頃,林地面積681公頃。 谷呈東西走向.寬約20余米.長1 5公里,峽谷內自然形成...
據《史記·封禪書》記載,軒轅黃帝來荊山查看災情,在此鑄鼎煉丹為百姓治病。后黃帝乘龍而去,百姓不舍,將他的靴子埋在鑄鼎塬上,形成了黃帝陵。后來,人們便在此地建立黃帝衣冠冢,并建廟祭祀。
1992年靈寶市修建衣冠冢、閣樓、大殿、山門、碑 廊、亭...
秦趙會盟臺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城西南1公里處,在澠水、羊河匯流的臺地上,距義煤集團本部不到10公里,位于解放軍駐澠池某部軍營門口...
陜州風景區位于三門峽市區的黃河岸邊,是在古陜州城遺址中建設起來的河南省較大的城市園林。景區內包含了陜州公園、三門峽博物館、寶輪寺塔、鐘鼓樓等景點。寶輪寺塔原為陜州城內寶輪寺的寺塔,始為唐僧道秀所建。...
黃河丹峽,位于三門峽市澠池縣城以北21公里黃河岸邊,整條峽谷由紅色石英砂巖構成,從谷底到崖壁全成紅褐色。12億年前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丹峽正是滄海桑田的有力見證,峽谷還能看到當年海洋波浪沖刷留下的石印。...
戰國井式箭庫位于函谷關東城門右側城墻下端,為一直徑0.9米豎井窯穴式兵器倉庫,于1986年7月發現,是戰國時守關官吏儲藏兵器的箭庫。箭庫像一口旱井,里面放著一捆捆箭簇,約1立方米,箭頭是銅質的,箭桿是鐵質的,很輕,已經繡在一起,不能分開。...
地坑院是全國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譽為地平線下的古村落、人類穴居的活化石、地下的北京四合院……是我國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2005年地坑院被河南省文物局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2006年被中國藝術攝影家學會命名為攝影創作基地。...
陜縣溫泉位于三門峽市西溫塘村,距市區15公里,交通便利、風景優美。溫泉位于汾渭熱礦水帶弧形轉折處和山西裂谷邊緣基地,構造復雜,是一個具有優越隔熱條件的逕流區。區內發育有深達300多米的深大斷裂,裂谷深部有較新的巖漿活動,巨大的侵入巖體成為本...
鼎湖灣旅游景區位于靈寶市區溪20公里,北瀕黃河,東西長約3600米,南北寬約1800米,總面積約1萬畝,它南接310國道,北黃河,東北游大禹渡,永樂宮,西北游鶴鵲樓,普救寺,另外還游靈寶境內的函谷關,皇帝鑄鼎原,亞武山等旅游景區與之相鄰,使...
白浪黃河鐵索橋,位于澠池縣白浪鄉。該橋跨越黃河,直達山西。1986年8月建成通車。橋長450米,載重160噸,橋面寬闊,可并列通過3部卡車,是中國目前較長的單道柔性鐵索橋。...
陽光產業以弘揚老子《道德經》文化、傳承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精神位理念。公司奉行“先做人后做事、做陽光人辦陽光事”、“樹陽光品牌、創百年老店”。綠色生態以及先進的設施和完善的服務,使陽光品牌成為金城之首,“游金城靈寶,品《道德經》文化,受革命傳統...
回春河景區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東南部,距市區50公里,面積169平方公里。澗河谷、小龍峽、回龍山、大南山等景觀自然原始,神秘而充滿生趣。這里是一片不見纖塵、自然純凈的綠色世界,是融休閑、度假、避暑、探險為一體的*絕妙之地。...
函谷碑林修建于1988年秋,碑林南北長100米,東西寬40米,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有石碑62通。其中不但有從靈寶各地搜集來的古碑,如宋代的法制碑、唐代的地震碑、楊貴妃之兄楊仲嗣的墓志碑、明代吏部尚書許天官夫人的墓志碑等,而且也有近現代書...
窄口水庫,地處河南靈寶市城區南端,位于靈寶市五畝鄉與朱陽鎮交界的山峪地帶,距靈寶市區23公里。水庫的位置,坐落在黃河支流、古老的弘農澗河上,是豫西地區唯一一座集防洪、灌溉、養殖和旅游為一體的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張公島在三門峽大壩下邊靠近右岸的人門河口處。相傳古代有個姓張的艄公,目睹三門峽水道險惡,浪激波涌,經常發生船翻人溺的慘禍,就在該島上結廬為庵,義務為來往船只導航。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老人,就將該島起名叫張公島。
在張公島上,有一個形狀像香爐的巖...
九龍洞是一座極富傳奇色彩的大型溶洞,它與附近的仙家洞、老君洞等共同組成了一組極具特色的山、水、洞景區。九龍洞位于河南省石門水庫上游東岸數十米處青峰腳下。洞口寬約3米,高2米,深約5米,稱為'獻殿',前行則稍低,須躬行人,數米后漸高敞,地面有...
三門峽黃河大壩北鄰山西省,西鄰陜西省,被人們稱為豫西“金三角”。大壩是我國在黃河干流興建的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城隍廟位干盧氏縣城中華街北側。河南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宣德年間毀于戰亂之中。天順八年 (1464)至成化二年(1466)重建。嘉靖二十九年(1550)又遭火災,至萬歷九年(1581)修復擴建,即成現有規模。建國后多次撥...
豫西大峽谷風景區,位于豫、秦、晉三省結合部的三門峽市盧氏縣官道口鎮境內。峽谷呈東西走向,象一條由西向東延展的飄帶,總長度30余公里,狹長而深邃的峽谷河流灘多水急,由大大小小的瀑布及多個潭池組成。
大峽谷風景區內主要景點有:大淙潭瀑布、濯足池...
茅津古渡,是黃河上著名的三大古渡之一,位于市區北部6公里處的會興鎮,與北岸的山西省平陸縣隔河相望。茅津古渡地勢險要,古代就是豫西。晉南假虞滅虢,由茅津渡渡河南下,一舉奏捷。...
原關樓已不存在,現在看到的是1992年開工修建的復古建筑。東門關樓南北長71.2米,高21.5米,呈凹型,坐西向東,控制著入關的要道。關樓為雙門雙樓懸山頂式三層建筑,樓頂各飾丹鳳一只,所以又叫丹鳳樓。...
周恩來總理視察大營紀念館座落在陜縣大營鎮大營村中心,距三門峽市區20公里。該館落成于1977年,主體建筑連同外賓接待室和綜合展覽館,總面積為2360平方米。
館內陳列有1958年4月24日周恩來總理視察大營時的照片和有關實物,還有彭德懷、習...
翡翠麗池溫泉養生中心簡介 ? ? ? ?翡翠麗池溫泉養生中心是集溫泉泡湯、酒店餐飲、商務休閑、會議度假、保健養生、SPA水療、康體娛樂為一體的溫泉文化主題酒店,就像走進一個人與花、人與水交融的泉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