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關位于靈寶市東北20公里,距秦關約5公里。相傳三國時候,曹操西討張魯、馬超,為了迅速轉運兵馬糧草,命許褚在那里開鑿隧道,筑起關樓,距秦關不遠,故稱新關。
這里后來成為東達洛陽,西接長安的重要交通干線。抗日戰爭時城樓毀于兵火,遺址為三門峽水...
黃河古棧道,位于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沖擊處開鑿的。...
東起宏農澗西岸的函古關東門,橫穿關城向西,由王垛村的果溝、黃河峪、狼皮溝至古桑田(今稠桑),是這一帶唯一的東西通道。谷底寬10米左右,窄處只有2、3米,谷岸坡度40一80度,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人行其中,如入函中,關道兩側,絕壁陡起,峰巖林...
風景區位于河南省靈寶市西閻鄉文東村北600米,總面積約1萬畝。此處地下泉涌,土肥水豐,地上草木叢生,蘆蘭瘋長,蛙鳴魚躍,鳥語花香,葦路縱橫,荷花婷婷,蒹葭蒼蒼,是一處理想的夢中綠園。
這里水質清澈,水量充足,不受黃河水位影響,常年水深保持在...
仰韶文化遺址位于澠池縣城北9公里處的仰韶村,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較著名的文化遺址之一。仰韶文化,因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現,故名。
仰韶文化遺址從發現至今七十余年間,共經過三次有計劃的發掘。其主要出土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用于農耕的石器有斧...
溫塘摩崖造像位于陜縣溫塘村南山陰的石壁上,距三門峽市15公里。現有造像36尊,龕6處。首龕高1.75米,頂呈火焰狀,內雕有一佛二菩薩的立像,有蓮梗相連。佛高1.35米,頭部有火焰狀飾。菩薩高1.20米,足下皆踩有蓮花臺,雕像面部基本完整,龕...
漢山風景區位于靈寶市故縣鎮河西村境內,景區內里山清水秀,植被完好。春天的漢山有燦燦的油菜花、粉嫩嫩的山桃花;夏天的漢山腳下稻浪千重,山腰間青松翠柏;秋天的漢山野菊花遍野;冬天的漢山則是白雪皚皚。...
石壕古道遺跡位于陜縣硤石鄉車壕村東南,距三門峽約36公里。石坂坡上的車壕印痕全長約100余米,路面寬約6至8米,轍寬1.06米。車轍壕深0.25米,系車輪在石坡長期壓輾而成。古道略呈西北、東南向。...
古槐在陜縣東觀音堂鎮七里村,距三門峽市43公里。樹高24.4米,樹圍8米,樹形奇特,挺拔蒼勁,群眾稱其為龍頭鳳尾。古槐旁邊的小河兩岸,有龍山和商周文化遺址。由于它地處古代交通要道,傳說唐朝商大將尉遲敬德勒馬觀古槐,欣賞贊嘆古槐的雄姿,長時間...
寶娘娘山位于小秦嶺東端,主峰海拔1563米,由百尺瀑景區、石瀑布景區、棋盤石景區、娘娘廟景區四大景區組成。
娘娘山自然風光優美,與函谷關,亞武山國家森林公園一起構成了靈寶市的“品”字型黃河旅游熱線。瀑布峪景區里芳草凄凄,溪流潺潺,突出景觀便...
熊耳山湯河溫泉風景區,地處盧氏縣橫澗鄉境內,距縣城30公里,為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的分界嶺,是中國南北地質、氣候、生物分界嶺。《水經注》記載熊耳山“雙峰競秀,望井銘耳”,《尚書禹貢》上有“導洛自熊耳”敞而得名熊耳山。自古為道教圣地,中原名山。...
韶山峽峽谷巖層千丈,時凸時凹,顏色濃紅淺淡、濃黑淡墨,萬層絕壁巖在陽光照射下,千變萬化,似大手筆重彩壁畫。千丈萬層山的夾縫里,偶爾有多棵黃櫨樹、黃灌木,以頑強的生命力,挺拔屹立,以不同季節變換的綠、黃、紅顏色,似黃山迎客松的姿態,向游客致意...
高河白龍廟原始森林風景區,位于河南省三峽門市盧氏縣瓦窯溝鄉境內,面積80平方公里,是迄今為止河南省及周邊省份發現的面積較大、保存較完好的原始森林。...
函谷夾鋪位于靈寶市城北17公里的孟村舊村的小山谷里,南距古函谷關2.5公里。夾輔外形像炮樓,磚木結構,歇山頂式四角樓,二層建筑,外門額上書“函關夾輔”,內門額為“靈竹善在”。據考為明代代建筑,后翰林院編修,薛書常致仕,重修樓閣于清代。...
夏后皋墓位于陜縣東南雁翎關關口北,三(門峽)洛(寧)公路東側的高埠之上,距三門峽市約28公里。其墓呈圓丘形,高約1.5米,周長約30米。古樹蒼蒼,草木茂盛,莊嚴肅穆。...
豫西大峽谷位于豫、秦、晉三省結合部的三門峽市盧氏縣官道口鎮境內。峽谷呈東西走向,象一條由西向東延展的飄帶,由大大小小99級瀑布及300多個潭池組成。每當汛期來臨,潭上飛珠濺玉,霧氣騰騰,聲響如雷,氣勢磅礴;風和日麗時節,瀑布則如白練懸空皎美...
尹喜故宅遺址位于望氣臺偏西,雞鳴臺正南,遺址面積一萬平方米。內有春秋戰國時代各種建筑強瓦、古磚。地表下有庭院遺址。相傳為關今尹喜寓所。尹喜,春秋時代,素識天象,曾為函谷關今。...
雙龍灣景區距離盧氏縣城約40公里,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因屹立著大龍頭、小龍頭兩座山峰而得名。景區是按照國家5A級景區的標準設計、建造的,景區里面資源類型豐富、全面,既有靈山秀水的自然風光,又有底蕰豐厚的歷史文化,自然、人文相得益彰、相映成...
函谷關是我國歷史上建置較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這里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素有 “一夫當關,萬夫莫克”之稱。
著名的“出谷會師”“六國伐秦”"虢公敗戎"""西原大戰"的戰鼓在這里擂響。這里流傳著儈炙人口的歷史典故...
三門峽黃河大壩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東北部,距三門峽市區14公里,從市區乘旅游專線車可達。是一處依托三門峽大壩而建成的風景名勝和人造景觀相結合的水庫觀光游憩類人文景觀。
三門峽黃河大壩工程于1957年4月破土動工,僅用了約4年時間就使大壩主體工...
雁翎關位于陜縣東南菜園鄉與宮前鄉交界處,距三門峽市約28公里。雁翎關春秋時稱南陵,北魏至唐又稱 西崤。其附近諸山,據《水經注》記載有千崤、盤崤之稱。崤、雁二字聲同韻近,疑雁翎關本名崤陵關,因群眾訛傳,稱其為雁翎關。...
甘棠苑,位于河南省三門峽陜州風景區內原陜州古城的北大街,該苑于1999年動工,到2001年4月竣工對外開放。占地18畝,建筑面積13000余平方米。是一處在原遺址上修建集人文景觀與園林藝術為一體的旅游景點。...
古陜州城遺址,位于三門峽市區西端3公里處的陜州風景區內。陜州城是一座古老的城池,古代就有"四面環山三面水,半城煙樹半城田"之說。周文王之弟召公曾封此邑,教民于甘棠樹下,民感其德,建祠紀念,故陜州又稱甘棠舊治。現在三門峽市車馬坑博物館有召公祠...
燕子山森林公園,位于豫西金城靈寶市的東南部、國有川口林場境內,面積7.2萬畝,森林夜蓋率高達96% 。距離靈寶市區、靈寶火車站20公里、209國道15公里、310 國道17公里,交通條件十分便利,被稱為靈寶后花園。...
虢國墓地位于中國河南省三門峽市北部的上村嶺一帶,面積32.45公頃,墓葬總數在500座以上(含車馬坑和祭祀坑)。以早、中、晚三個年代劃界,分四個墓葬群。依昭穆制度,其北為國君墓群,南、東西各有一個大致呈三角形的墓區。從而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家族...
隋唐洛陽皇宮又稱紫微城、紫微宮、太初宮,它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幾座規模巨大的皇宮之一,也是中國使用朝代較多的皇宮之一,歷經了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晉、北宋六朝,鼎盛時期是在隋唐兩朝,它宮闕壯麗、規整大氣,為后世王朝皇宮所效仿。...
小秦嶺,橫跨陜西與河南兩省,東據崤函,西臨潼關。小秦嶺是我國重要的貴金屬礦產資源基地,以其300余噸黃金資源儲量進入世界特大型巖金礦床之列。
現已建成的女郎山地質公園,由黃天墓、娘娘廟、馬跑泉、砥石峪、蒼龍嶺、石撞飛瀑六大景區,石瀑、五子石...
北陽平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河南省靈寶市陽平鎮北陽平村西500米處,屬新石器時代遺址。北陽平遺址堆積厚,文化內涵豐富,其中以廟底溝類型為主,具有仰韶文化中晚期中心地位的特點,是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區。...
甘山滑雪場集滑雪、觀光、餐飲于一體,既是河南西部規模較大的高山滑雪場,又是豫、陜、晉黃河金三角區惟一的高山運動場所。整個滑雪場總面積達18萬平方米,內設初級滑雪道、中級滑雪道、*滑雪道,雪道平均寬度50米,更舒適、更安全、更具人性化,充分滿...
玉皇尖森林公園位于河南盧氏縣獅子坪鄉的淇河林場,距盧氏縣城90公里 。公園包括長嶺根、大塊地、扁擔溝、騎馬溝四個景區。其主峰玉皇尖海拔2057.9米,比東岳泰山高出527.1米。是豫陜邊界地區至高峰,極為雄奇險峰。
景區規劃開發面積29.8...
廟底溝遺址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區西南3公里青龍漳南岸,為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內涵分為二期。一期(下層)為仰韶文化遺存,命名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二期(上層)遺存屬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性質的遺存,命名為廟底溝二期文化,它是承襲仰韶文化發展而來...
三門峽市博物館坐落在市內西部陜州風景區內,位于寶輪寺塔北側,是在日本友人石川一郎先生捐資200萬元的基礎上,于1989年11月建成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
鴻慶寺位于義馬市的常村鎮石佛村,開鑿于北魏(公元386年-534年)中晚期。1963年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仰韶大峽谷位于三門峽市澠池縣,屬石英砂巖構成的峽谷型自然風景區,以險、奇、清、幽、神、靈、野、秀的山水而著稱,同時兼有多處人文景觀。整條峽谷分為養生谷、臥羊峽、禪趣谷、龍虎峽、金燈峽、懸棺谷6條峽谷,景點約有500多處,其中懸棺谷內的仰韶原...
三門峽西站,原名陜州站。站址在河南省陜縣原店鎮,郵政編碼472144。離連云港東站841公里,離蘭州站918公里,隸屬鄭州鐵路局洛陽鐵路分局管轄。現為二等站。...
望氣臺,又叫瞻紫樓。傳說是函谷關關令尹喜一日登高望遠,觀察天象之地,見東方有紫氣浮關,滿天云蒸霞蔚,奇麗壯觀。尹喜“善內學星宿”,認為紫氣升騰及祥瑞之兆,預示將有真人過關。未風,果見一皓首長髯老者騎青牛徐徐而來,原來是東周柱下史老子。...
高陽山溫泉先期開發的溫泉養生中心建筑面積為26000平方米,功能區設有造浪池、溫泉漂流河、無邊泳池、礦泥浴、礦砂浴、石板房、木桶浴、美容太空艙、巨獸碗滑道、彩虹滑道、演藝舞臺、自助餐廳、綜合休閑,還有近68個特色溫泉泡池。...
仰韶文化遺址位于澠池縣城北9公里處的仰韶村,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著名的文化遺址之一。仰韶文化,因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現,故名。仰韶文化也稱彩陶文化,多數是粗陶。這是當作同系統文化的代表名稱。
遺址坐落在仰韶村南邊的緩坡臺地上,北依韶山,東、西、南...
虢國墓地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處規模宏大、等級齊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時期大型邦國公墓,總面積32.45萬平方米。
虢國是西周時期—個重要的姬姓封國,開國之君為周文王的弟弟虢叔。虢回原分封在寶雞附近地區,西周晚期,東遷到三門...
建筑無存。據考證函谷關關城為不規則長方形,用長、圓、平夯夯打而成。東城墻長1800米,西城墻長1300米,南城墻180多米。遺址基本與史書記載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