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張掖青年東街。解放前設(shè)甘泉鎮(zhèn)公所,縣民眾教育館,現(xiàn)改建為張掖市食品公司。廟內(nèi),東有清源殿,西有武烈宮,明天順三年 (1459年)建,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 公輸?shù)?即魯班廟),在武烈宮西,祖師廟在武烈宮東。明嘉靖四十二年(1...
首陽山位于渭源縣東南34公里的蓮峰鄉(xiāng)享堂溝,海拔在2186--2509米之間,因其列群山之首,陽光先照而得名。風景名勝首陽山巍峨高峻,其主峰像一位盤腿端坐慈母,山灣正中為伯夷、督齊的墓冢。墳堆高2米,直徑3米,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下,幽靜肅穆。...
南佐遺址位于甘肅省西峰市西南6公里的后官寨鄉(xiāng)南佐村,是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的遺址。南佐遺址現(xiàn)存9處大型夯土臺基,北部1處大型建筑一號基址已發(fā)掘。一號基址為地面建筑基址,長方形,長33.5、寬18.8米。三面有夯筑木...
慶陽是世界上黃土層分布深厚的區(qū)域之一。小崆峒山位于董志鎮(zhèn)北門村,距城區(qū)3公里。這里這里四季景色各異,是隴東黃土高原的“天然標本園”和黃土溝壑區(qū)少見的風景旅游勝地??甲C表明,明崇禎年間,小崆峒作為宗教勝地,已遠近聞名,“牛車錦延數(shù)里,游人香客...
白龍江,長江支流嘉陵江的支流。發(fā)源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與四川若爾蓋縣交界的郎木寺,流經(jīng)甘南州的迭部縣、舟曲縣、隴南市的宕昌縣、武都區(qū)、文縣,在四川廣元市境內(nèi)匯入嘉陵江。河道全長576千米,流域面積3.18萬平方千米。河道穿行于山區(qū)峽...
西狹頌風景區(qū)位于成縣西13公里處的天井山麓,魚竅峽中,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這里自然風光清幽綺麗,青山對峙,澗流清澈,一汪汪潭水似明珠相串,一掛掛短小的瀑布迭次相連。峽內(nèi)的山、水、石、樹,皆成風景;亭、橋、廊、榭,相映成趣。西狹奇在山、美...
尖山自然保護區(qū)位于甘肅省南部文縣境內(nèi),區(qū)內(nèi)植物種類豐富,屬國家保護的珍貴樹種有紅豆杉等;動物中獸類37種,鳥類49種,爬行類6種,兩棲類3種,魚類3種。 其中屬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的有大熊貓、扭角羚、鬣羚、黑熊、林麝、豺、大靈貓、金貓、藍馬雞...
蘭州中山橋位于濱河路中段北側(cè),是蘭州歷史悠久的古橋。中山橋的前身始于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宋國公馮勝在蘭州城西七里處建的浮橋;至明洪武9年(1376年),衛(wèi)國公鄧愈移浮橋至城西10里處,稱“鎮(zhèn)遠橋”;明洪武18年(1385年),蘭州...
官鵝溝自然風景區(qū)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與西秦嶺、岷山兩大山系支脈交錯地帶,由官鵝溝、大河壩、缸溝、南河溝組成,官鵝溝里有13個大小不等、形態(tài)各異的湖泊,還有9道險峻深幽的峽谷讓人驚嘆不已。景色特點官鵝溝自然風景區(qū)原始古樸,環(huán)境優(yōu)美、空氣清新、...
站址:甘肅省武威市武南鎮(zhèn)郵政編碼:733009歷史:建于1954年位置:離干塘站172公里(干武線)離蘭州站290公里,離烏西站1622公里(蘭新線)歸屬:隸屬蘭州鐵路局管轄等級:現(xiàn)為一等站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運貨運:辦理整車、...
站址在甘肅省靖遠縣城關(guān)鎮(zhèn),郵政編碼730600。建于1971年。離白銀西站63公里,離紅會站57公里,隸屬蘭州鐵路局蘭州鐵路分局管轄?,F(xiàn)為四等站。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運。貨運:辦理整車貨物發(fā)到;不辦理危險貨物發(fā)到。...
大家對于驪靬古城的記憶,恐怕頗為深刻的還是成龍的電影《天將雄獅》里吧!在驪羬,有這樣一群奇怪的村民,他們有著綠色或者藍色的眼睛,大鼻子以及淺色的頭發(fā),完全就是西方人的面部特征。這一謎團就和2000多年前神秘失蹤的古羅馬軍團有關(guān)。相傳當年古羅...
張掖平山湖大峽谷海拔高度1500至2550米。其地質(zhì)構(gòu)造屬于紅層地貌,所謂“紅層”是指在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巖系,一般稱為“紅色砂礫巖”,距今已有一億八百萬至兩億四千萬年。峽谷以流水溝壑為基本特征,山勢低且平緩,以沙石山...
位于臨夏市西郊,是一個以花卉和古建筑為主的江南式園林。紅園始建于1958年,占地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建筑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由清暉軒、如意湖、盆景院、月季院、怡樂廳、動物園六個部分組成。紅園以池、館、樹交相輝映,兩頭大,中間...
雷臺漢文化博物館位于武威市城區(qū)內(nèi),是中國旅游標志“馬踏飛燕”的出土地。以豐富的展品、逼真的場景、珍貴的史料,結(jié)合多媒體技術(shù)的運用,多角度、全方位,形象直觀地展現(xiàn)了以雷臺漢墓出土文物為代表的武威漢文化。...
臨夏因毗鄰大夏河而得名。沿大夏河堤設(shè)的綠化帶寬15~20米不等,休閑道寬5米,栽有長青樹,并配以花壇、草坪、噴泉、石桌、石凳,專供游人休息。在大夏河道內(nèi)構(gòu)筑了三道活動式水壩,可以不定期的形成水域景觀。同步埋設(shè)給水、雨水 、污水、電信電纜、熱...
武都萬象洞位于武都縣西15公里處的白龍江南岸楊龐村半山腰。洞窟深遂,鐘乳石絢麗多姿,美妙神奇。隨意擬之,輒肖畢真,故名。萬象洞原名仙人洞、五仙洞。相傳五位仙人在此修煉而得名。萬象洞形成于千萬年至三億年前,屬典型的巖溶地貌。洞內(nèi)深不可測,是目...
天祝藏族自治縣屬武威地區(qū),地處河西走廊東端,東距省會蘭州144公里,西北距武威市132公里。從天祝華藏寺西行13公里,便到明代所建石門寺,深入峽谷10余公里,是新辟的石門森林草原度假旅游區(qū),有民族接待帳房和歌舞娛樂活動。前行進入石門峽,但見...
南石窟寺俗稱東方洞,位于涇川縣城東涇河北岸的蓄家村。背山面水,綠樹環(huán)繞,景色秀麗。據(jù)南石窟寺碑記載,北魏永平3年(公元510年),為涇州刺史奚康生所造。保存在洞內(nèi)的南石窟寺碑,有“大魏永平三年”題記,可見晚建于北石窟寺一年。窟龕開鑿在涇河北...
鴛鴦湖風景區(qū)位于金塔縣西南12公里處的夾山峽谷中,金塔鴛鴦湖依山傍水,景色怡人,工程建設(shè)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素有“大漠瑰寶”、“塞上明珠”的美稱。金塔鴛鴦湖是鴛鴦池水庫和解放村水庫的合稱。風景名勝金塔鴛鴦湖水庫溢洪道,有1...
隴西古萊塢文化旅游創(chuàng)意園項目包括華盛歡樂世界(絲路文化動感體驗板塊)、渭水風情街(渭水風情展示體驗板塊)、隴西影視城(隴原文化影視基地板塊)、中醫(yī)藥養(yǎng)生谷(中醫(yī)藥生態(tài)旅游保健體驗板塊)四大板塊,以西域絲路文化、中醫(yī)藥養(yǎng)生文化、影視文化及隴西...
金昌市花文化博覽館位于金昌市龍首新區(qū)生態(tài)景觀帶,金昌市花文化博覽館主要是以花文化為核心的主題展館,整個博物館共有花之序曲、千古流芳、花意棲居、花滿人間、花事清賞這五大內(nèi)容,博物館內(nèi)主要講展現(xiàn)方式和現(xiàn)代科技融合在一起,博物館內(nèi)還有很多相關(guān)的花...
千佛洞為馬蹄寺的重要區(qū)域,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這里的僧侶著裝和寺院建筑也都是漢傳佛教的風格。千佛洞有500多個摩崖佛塔窟龕,規(guī)模宏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飛天古樸稚雅,為國內(nèi)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層二十一窟,寶塔形排列,內(nèi)有佛殿,外...
渭河,中國黃河較大的支流。流域范圍主要在陜西省中部。發(fā)源于甘肅省渭源縣鳥鼠山,東至陜西省渭南市,潼關(guān)縣匯入黃河。南有東西走向的秦嶺橫亙,北有六盤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為東西二部︰西為黃土丘陵溝壑區(qū),東為關(guān)中平原區(qū)。
風景名勝渭河流域是中華民...
從天??h城華藏寺西行約13公里,但見兩山對峙,勢始刀削,名為“石門”,因建在兩山狹窄似門形的溝內(nèi)而得名,石門內(nèi)側(cè)不遠是始建于明崇禎初年的石門寺,藏語稱“雅隆圖爾欽噶丹賢巴瑯”,意為具喜彌勒洲,由西藏達納活佛羅桑丹巴曲吉尼瑪于明崇禎初年創(chuàng)建,...
景區(qū)簡介蘭州城隍廟在市張掖路。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漢將軍紀信,又名紀信廟,明代重修后改易現(xiàn)名。清乾隆年間(1736-1795)毀于大火,后重修。坐北向南,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大門3間,為忠烈侯坊,二門為硬山頂式...
敦煌,是我國特定歷史時期中西文化融合的交匯點,因此產(chǎn)生了燦爛輝煌的敦煌古代文化和民俗文化,其中墓葬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位于敦煌市城東六公里處的佛爺廟灣西晉畫像磚墓是敦煌漢唐文化的一個縮影?,F(xiàn)在已挖掘面世的三座墓為西晉至東晉時期的墓葬...
天?!叭龒{”地處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西南部,深處祁連山腹地,東西橫,向63公里,南北縱向68公里,總面積162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5%。境內(nèi)山高谷深,地貌奇特,山勢峻險,怪石嶙峋。民族風情獨特,宗教色彩濃厚。境內(nèi)海拔2040—444...
紅軍會寧會師舊址又名會師園,位于會寧縣南側(cè)會師北路上,是紀念紅軍三大主力*、二、四方面軍長征會師的紀念園區(qū)。園內(nèi)有多座紀念建筑,還有紀念館和陳列館展示眾多的革命文物,是緬懷革命先烈、了解長征史詩故事的紅色旅游勝地。...
蓮花臺位于華亭縣西部的關(guān)山林海之中,距縣城35公里,海撥1520米至2764米,相傳為皇帝祭天的地方。蓮花臺以大自然原始景觀為主,兼容道教人文景觀的風景名勝區(qū),有觀賞保護區(qū)域118.8平方公里。區(qū)內(nèi)峰巒竟秀、巖壑幽深、百鳥和鳴、風光秀麗,動...
鹽鍋峽水庫因建造鹽鍋峽水電站而得。水庫位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永靖縣境內(nèi),距省會蘭州7O公里,是黃河龍羊峽—青銅峽河段規(guī)劃中的第八梯級水電站,是黃河干流上一個以發(fā)電為主,兼顧灌溉的大型水力發(fā)電站。是新中國“根治黃河水害,開發(fā)黃河水利”的一...
金川公園就在金昌城區(qū)中心,南鄰公園路,北臨慶陽路,是一座集游覽、休閑、娛樂和健身、餐飲等于一體的綠地公園。公園內(nèi)的總體布局是以人工湖為中心的,整個公園分為入口廣場去、垂釣休閑區(qū)、動物喂養(yǎng)區(qū)、民俗風情區(qū)以及兒童游戲區(qū)等等,公園內(nèi)有“梅嶺疊翠”...
米家溝生態(tài)園地處華亭縣城東5公里的東峽林區(qū),平均海拔1600米,年均溫7-8攝氏度,是華亭縣極具原生態(tài)風味的旅游新景區(qū),也是西安、王母宮、崆峒山、蓮花臺、麥積山、敦煌旅游線路的重要銜接點。
米家溝自然景觀別具特色,重巒疊嶂,怪石突兀,流泉叮...
坐落于蘭州市第二中心區(qū)——七里河秀川黃河之濱的西部歡樂園,始建于1996年,占地300多畝。在樂園走過的近14年的日子里,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已經(jīng)成為了西北較大的一家主題游樂公園,而且憑借優(yōu)美的園林環(huán)境、適合多種層次消費的游樂項目,特別...
大法幢寺位于肅州城北二公里處討賴河畔北崖梧桐灣,占地一百一十于畝,寺院坐北向南,依崖傍水,祁連雪峰盡收眼底。周遍林木蔥郁,流水潺潺,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氣象萬千。大法幢寺原名救生寺,又因寺內(nèi)有一座古鐘樓,所以俗名又稱鐘樓寺(原址在今酒泉中學...
會師樓、會師塔 位于會寧縣城西,即原城門樓”西津門”。1936年10月8日,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在會寧會師,1958年,會寧縣人民政府為紀念紅軍會寧會師,將此樓改為會師樓,”西津門”更名為”會師門”,并多次維修加固。樓為歇山頂樓閣建...
矗立在武威北大街,是為了紀念鳩摩羅什在武成弘揚佛法、翻譯典籍的功績而建造的。羅什寺塔較早建于后涼(386—402),唐時曾大力擴建,明、清皆有修葺。其間于明代成為陜西涼州大寺院,英宗正統(tǒng)十年二月十五日,為羅什寺院頒發(fā)了大藏經(jīng)。并下了圣諭,諭...
潛夫山位于甘肅省慶陽市鎮(zhèn)原縣城正北,又稱玉皇山。因東漢末年著名思想家、政論家王符曾隱居于此,著書立說,針砭時弊,所著《潛夫論》名揚后世,流傳至今。王符號為潛夫,被人們尊稱為王潛夫,潛夫山因此而得名。...
上天梯位于甘肅平?jīng)鲠轻季皡^(qū)。風景名勝上天梯指遇真宮至飛仙閣階路,呈42度坡,高百余米。其下路右幽徑穿林通西臺,有藥王洞、遇真宮、南崖宮等古建筑,經(jīng)南崖宮后有“一線天”,過仙橋通龍君殿、棋盤嶺、雷聲峰。上天梯地處甘肅平?jīng)觯昃鶜鉁?.5℃,適...
中國漢代長城關(guān)隘及障塞烽燧(烽火臺)遺址。 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北境?;局R 烽火臺又稱烽燧,俗稱烽堠、煙墩。因燒煙常用狼糞,也名狼煙臺,古時用于點燃煙火傳遞重要消息,系古代重要軍事防御設(shè)施,遇有敵情發(fā)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臺臺相連,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