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頂前地古稱磨盤山,該地段雖然不大,但自然環境清幽典雅,人文宗教景觀薈萃。崗頂前地的崗頂劇院、圣奧斯丁教堂、圣若瑟修道院及何東圖書館,都屬澳門世界文化遺產中古老的西式建筑,是中西合璧的代表作。...
路環村(葡萄牙語:Vila de Coloane),俗稱路環市區,是位處于澳門離島路環的古老村落。因城市發展和居民較少,空氣質素比較澳門半島清新。
路環村向北延至舊渡輪碼頭和廢樓區,向南伸至譚公廟為界。1972年7月,香港考古學會應澳門市政...
戀愛巷 (Travessa da Paix?o),位于澳門半島中心地帶,大三巴街和大三巴右街之間,全長約50米,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戀愛巷”這名字是來源于其葡文名稱“Travessa da Paix?o”,“Paix?o”可解釋為迷戀...
融和門坐落于西灣堤畔對開海面60米處,是由四根高40米的巨型支柱,兩兩一組互勾而成。融和門與陸地間有行車道及行人道連接,巨柱四周裝有射燈,晚間照亮整座建筑物,美輪美奐,而日落黃昏時這里的景色更為壯觀。...
大三巴牌坊是圣保祿教堂的前壁遺跡,是澳門名勝。教堂原本由一名意大利籍耶穌會神父設計,以日本工匠鬼斧神工的技術協助建成。
當年的圣保祿教堂建筑,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筑的風格而成,教堂前寬闊的68級長石階梯,更突出了卓爾不群的氣勢和顯...
澳門新濠天地水舞間由世界享負盛名的靈感創作大師 Franco Dragone 特別為新濠天地全新製作,目前世界已有超過6,500萬人體驗過這位天才導演的精彩奇藝。
為了打造水舞間這齣空前鉅製,新濠天地特別興建備有一流科技器材的劇院,其舞臺泳...
澳門國際機場(葡萄牙文:Aeroporto Internacional de Macau)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內唯一的國際機場,1995年11月正式投入運作。IATA機場代碼為MFM,ICAO機場代碼為VMMC。本機場的跑道建于一...
南灣公園位于葡京酒店附近的加思欄兵營前,又稱加思欄花園。由葡京步行不出五分鐘便可到達。花園分為高低兩部份:低部位于南灣街與家辣堂街之間高部再分兩級,有石階相連,位于家辣堂與兵營斜巷,加思欄新馬路及東望洋新街之間。...
圣安多尼圣人是天主教徒信奉的“婚姻主保”之神,恰好與中國花前月下做媒的婚姻之神“月老”的職責基本相同,故俗稱此教堂為“花王堂”。時有信奉天主教的一對對新人在此舉行婚禮,教堂以中葡兩種語言做彌撒,并設有“明愛生命線輔導中心”對教友進行心理咨詢...
澳門除了澳門半島以外有兩個位于珠江口,南中國海的島嶼:氹仔島和路環島。兩島之間櫛一個新填海區,叫路氹城 ,逐漸將兩島連接起來,以后氹仔和蠯環的概念或會越來越模糊。...
澳門廟宇眾多,其中專祀真武大帝的,就只得氹仔北帝廟一間而已。北帝廟全貌莊嚴肅穆。正門椽梁及檐拱處除繪有七彩壁畫外,更有雕刻裝飾,做工精細,造形生動,栩栩如生。...
由于澳凼大橋只有一條雙瞃往返車道,每日行車擠塞,早已不敷應用,大型貨柜車及泥頭車長期行走橋上,對大橋的壽命會有較大威脅,亟需另筑一道新大橋。
政府于一九八九年成立了大橋辦公室,負責設計與投標,結果由葡資公司投得,與中資工程公司合作興建,新澳...
白鴿巢前地,是澳門圣安多尼堂區的廣場,位于澳門半島西北面,舊城區的北端。2005年開始,隨澳門歷史城區之一部份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為入選的8個古老廣場之一。其名字源自十八世紀曾在此居住的葡萄牙富商馬葵士有關,因馬葵士所養白鴿棲于檐宇...
舊城墻位于圣保祿教堂遺址左側,鄰近哪咤廟,為夯土建成的墻體,夯土主要是用泥沙,細石,稻草再摻合蠔殼粉逐層壓實而成。現存墻體長18.5米,高5.6米,寬1.08米,墻身開有一磚券洞,寬1.8米,高2.8米。澳門現存遺留下為數不多的古城墻遺跡。...
民政總署總部花園位于市中心的民政總署總部大樓內,占地僅290平方米。1939年至1940年間,當局進行市政廳大樓重建工程,花園便在那時候建成。大樓的設計圖由布治草擬,其中包括將大樓的庭院美化為花園。
花園中央,有形似渾天儀的石制球體,這是葡...
基督教墳場,原稱東印度公司墳場,辟于1821年。墳場內的馬禮遜小教堂,是澳門一座基督教傳道所。造型仿羅馬風建筑風格,為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在澳門早期的典型實例。是澳門一座基督教新教墳場。附近有賈梅士博物院、白鴿巢公園等景點。...
孫中山市政紀念公園位於本澳西北角,是近年來澳門市政廳投資興建面積較大的公園,也是澳門半島規模較大的公園。公園所在地段原為堆填區,占地約達七萬平方公尺,長叁百九十米,寬一百叁十米,為長條形西北走向。
公園的景觀分成兩部份,東北部是中式設計,有...
觀音巖在澳門大學的山腳下,沿指示牌方向拾級而下就可到達。觀音巖是一間供奉觀世音菩薩的佛教廟宇,位于氹仔觀音山麓,毗鄰澳門大學。素以其優美宜人的景致,寧靜安謐的氛圍吸引著無數游人。
觀音巖背山面海而立,外形古樸,小巧玲瓏,在一片蒼翠樹下的掩映...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幕的澳門葡萄酒博物館是一個富有文化、娛樂和教育特色的場所。參觀者在了解釀酒、葡萄種植歷史,瀏覽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制的工具和器皿以及欣賞陳列的各種陳年酒和新釀酒的同時,還可品嘗各式美酒。
葡萄酒博物館通過展覽,閱讀和...
何賢公園,原名為香山公園。是澳門新口岸發展區首座“市肺”,占地12000平方米,1993年7月建成開放。呈長方形,各種設施分布均勻。其中一條寬闊的三合土路,貫穿公園兩端,中段矗立直線造型拱門,上有流水下瀉,別致美觀。路的一端是正門,進門是露...
媽祖閣是澳門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至今已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澳門三大禪院中較古老的一座,坐落在澳門東南方,建于明朝1488年。媽祖閣俗稱天后廟,相傳天后是福建莆田人,又名娘媽,能預言吉兇,死后常顯靈海上,幫助商人及漁民消災解難,化險為夷,...
螺絲山公園位於鮑斯高學校對面一個植滿茂密樹木的山丘,是一所建筑與設計皆獨特的公園。公園里筑有兩條環繞整座山丘的小徑,小徑可通往一個地臺,在此可一覺中國美麗的風景。
公園依山建筑,風景優美,林蔭處處。公園較高處建有一座螺絲形的石山,隨著石山的...
大型浮雕及瞭望臺在澳函大橋直望的山腰處,有一座大型浮雕,內容以記述澳門居民的生活形態為主。這座浮雕高約三百尺,分四層以六幅巨墻,由十二件組合板裝配合而成。浮雕頂部是一座瞭望臺,游人可以沿階登上瞭望臺,不僅能欣賞到這座別具特色的浮雕,還可盡覽...
澳門漁人碼頭座落于外港新填海區海岸,由澳門知名商人何鴻燊博士及周綿輝先生聯合發展。
澳門漁人碼頭占地約一百萬平方尺,其中四十萬平方尺為填海而成。整個發展計劃綜合娛樂、飲食及會展設施于一體,結合不同的建筑特色及中西文化,是澳門首座主題公園式大...
建于一九六六年,位于路環九澳聖母村。為路環九澳居民,包括痊愈的麻風病人及一些新患者而設,教堂的北門上有一個壯觀的青銅十字架是由意大利雕刻家方各美斯馬為九澳居民鑄造,而且意大利雕刻家西夏江治亦曾參與建筑這座教堂的工作。...
圣拉撒路區位于澳門半島的中東部,背靠東望洋山,風景宜人。這里有很多著名的教堂,包括花地瑪堂區、圣安多尼堂區、大堂區,是感受澳門宗教氣息不能錯過的去處。該區的南面是南灣中心商業區,可以休閑購物。...
白鴿巢公園亦稱賈梅士公園,是澳門較大的公園,園內小山環疊、古木參天,環境相當好。這座公園的前身是19世紀葡萄牙富翁馬葵士的私家寓所,因馬葵士酷愛養鴿,時常可見成群的白鴿四處翱翔,所以被人們稱為“白鴿巢”。...
國父紀念館位于文第士街,環球酒店側,是一幢回教色彩的建筑物。孫中山先生于1918年出資興建此寓所,作為其家人的住所,其后再加修建。至1932年,國父之子哲生奉養母親慕貞女士于此。之后慕貞女士仙逝,故居才于1958年易名為“國父紀念館”。
國...
圣若瑟修院及圣堂由耶穌會會士興建,當時人稱之為圣若瑟樓。經過三十年經營,院舍陸續落成。修院入口大門設于三巴仔街、大門與圣堂入口成一軸線關系。圣堂的規模僅次于圣保祿教堂,因此中國人稱它為“三巴仔”。...
澳門銀河綜合度假城隸屬于香港的銀河娛樂集團,占地為55萬平方米,它包括了2200間客房和套房,同時擁有世界較大的空中沖浪池。 集博彩、娛樂、度假于一身的“澳門銀河”,總投資155億港元,用5年時間興建完成。2011年5月15日,澳門銀河綜合...
觀音像位于澳門新口岸新填海區,在澳門文化中心斜對面,于1999年3月開光。高度為20米。由銅鑄做成。也是澳門佛教中心,外面是新建成的海濱公園,非常怡人,空氣清新。...
歷史檔案室位于荷蘭園大馬路,塔石球場對面的一排建于二十世紀初、具典型歐陸風格的建筑群內。這些兩層高的樓房經過重新修建,曾于1982年榮獲太平洋亞洲旅游協會的文物獎。歷史檔案室珍藏大量關于葡萄牙海外探險、澳門與歐洲、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之...
崗頂劇院(葡文名稱伯多祿五世劇院;另稱馬蛟戲院、崗頂波樓),是位于澳門崗頂前地的古老劇院。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劇院1860年由澳門葡人集資興建,以紀念葡萄牙國王伯多祿五世,其后曾多次維修,并曾因白蟻蛀...
圣方濟各教堂 建于一九三八年,其設計以澳門主要教堂的巴羅克式為主。圣堂外墻以奶白色為主,還有橢圓形的窗戶及鐘樓。
在圣堂的前面還建有于一九一零年戰勝海盜的紀念碑,而且在教堂內仍然存放著一些亞洲神圣的遺物,在一個銀制圣骨匣中存放著圣方濟各的臂...
圣母雪地殿教堂是東望洋山望洋臺上古老的建筑,始建于1626年,所祀的是葡國人奉為護衛航海之神。據世居澳門土生葡人傳說,當年葡國人航海來澳,途中遇到狂風暴雨,在驚濤黑夜之中,突然有一位女子手持明燈在空中引導航船平安抵澳,隨后該女隱沒于東望洋山...
官也街位處澳門氹仔市中心地帶;南與施督憲正街、告利雅施利華街 成T字型相交,北與地堡街 、消防局前地成T字型相交,是澳門新興的著名景點之一。
官也街是澳門首個行人專用區,于1983年5月1日實施。 官也街被辟為行人專用區,澳葡政府將狹窄道路...
鄭家大屋位于澳門亞婆井龍頭左巷10號,約建于1881年,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是一院落式大宅。建筑體現中西結合之特色,其中中式建筑手法主要表現于屋頂、梁架結構,建筑材料檐口墻體之彩繪及泥塑淺浮雕。
鄭家大屋內院中多樣的窗戶,以及...
澳門保安部隊博物館位于兵營斜巷澳門保安部隊事務局。在澳門保安部隊事務局大堂,陳列著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軍、警用物品,包括槍、炮、通訊器材及澳門保安部隊所使用的物品。
博物館另有一些昔日的照片和圖片、一座保安部隊事務局(加思欄兵營)及一座關閘邊...
郵政局博物館位于市中心區郵政局大樓內,展出物品包括郵票,郵政設備,人工制品,澳門首間電臺錄音室,和一九三零年的自動電話交換中心,以及一些有關照片。講述一九三七年泛美航空運載澳門首批空郵信件。博物館于平日開放,由下午三時至五時,或可向澳門郵電...
澳門國際機場位于澳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內唯一的機場,1995年11月正式投入運作。它是珠江三角洲與世界各地之間的重要橋梁,全日24小時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