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鐵獅子,當地又稱作“鎮海吼”,它位于滄縣舊州城內,坐落在原開元寺前。關于鐵獅子的確實來歷,有許多說法,古今不一。據《滄縣志》記載,相傳周世宗北征契丹罰罪人所鑄,“以鎮州城”。可是,后來的考據家分辯說,周世宗素不信佛,罰罪之說不足信。流傳廣泛又比較合乎情理的,是當地一個有名的傳說。古時滄州一帶濱臨滄海,海水經常泛濫,海嘯為害,民不聊生,當地人為清除這無情的水患,自動集資捐錢,請當時山東有名的鑄造師李云鑄此獅以鎮遏海嘯水患,并取名“鎮海吼”。獅身外面鑄有捐錢者的姓名,一般認為此說比較可信。鐵獅鑄造的年代和鑄造師,皆鑄造于獅身。獅頸右側有“大周廣順三年鑄”七字,右肋有“山東李云造”五字。按大周(北周)廣順三年即公元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一件我國較大的鑄鐵藝術品,其體態究竟有多高大?獅身高3.8米,頭部高1.5米,通高5.3米,通長6.1米,身軀寬3.17米,鐵獅的總重量為29.30噸。鐵獅高大的軀體,面南尾北,昂首挺胸,怒睜雙目,巨口大張,四肢叉開,仿佛正疾走乍停,又好似闊步前進。其威武雄壯的氣勢,栩栩如生的姿態,與其頭部鑄有的“獅子王”三個大字,是多么的相匹配呀!難怪歷代文人都為之贊嘆謳歌。清代文人李云崢作《鐵獅賦》,贊美鐵獅“飆生奮鬣,星若懸眸,爪排若鋸,牙列如鉤。既猙獰而蹀躞,乍奔突而淹留。昂首西傾,吸波濤于廣淀;掉尾東掃,抗潮汐于蜃樓”,對鐵獅的雄姿和氣
- 景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