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浦新村街道位于上海閘北區境西北部,東起嶺南路,西到東茭涇河,南臨場中路、走馬塘,北接共康路和高壓線走廊。有33個居委會,49429戶居民 125974人,14074名來滬人員,辦事處地址:曲沃路470弄2號。2006年,街道以創建文明城區和幸福家園為總抓手全力推進各項工作。立足“服務、合作、共贏”經濟策略,街道積極應對招商引資相關政策調整和缺乏經營場地、資金等問題,又好又快發展社區經濟。
2006年全年完成總稅16749萬元,同比增長119.5%;完成地方稅收2702.76萬元(不含房產稅);引進企業85戶,引進資金13565萬元。社區經濟結構發生可喜變化,50萬元以上企業由原來4個增加到現在14個;100萬元以上企業由原來2個增加到4個。財政收入結構由原來依靠稅收和搭建出租收入為主變為現在依靠稅收為主,為社區發展奠定扎實經濟基礎。
-市容管理建設
圍繞“規劃、改善、長效”目標,街道強化市容管理建設。整治場中路曲沃路至共和新路段“居改非”,對保德路、長臨路、臨汾路、場中路等路段160多家商店店招店牌進行統一整治,改建卷簾門100多扇。先后翻修聞喜路、長臨路和三泉路,解決多年困擾康德公寓和共和新路4605弄小區居民通道問題。加大道路道路兩側、“三口”和小區的拆違工作力度,共拆除違法搭建6685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務167.1%。配合市區有關部門先后完成彭五小區12棟房屋成套率改造試點工程和共康四村21.4萬平方米市綜合改造工程。改建聞喜路農貿市場和配合改造平順路菜場。創建揚塵污染控制達標街道和藝康苑市級安靜居住小區。積極開展愛國衛生月、小區整治活動,全年發放各類宣傳資料6279份,清除無主垃圾318噸,大件垃圾282噸,清洗明溝、垃圾棚(桶)5956處,整治3109個樓道和1200幢大樓公用部位,刷白門棟2105個。人口和計生工作堅持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提升優質服務水平,年內戶籍人口出生466人,計劃生育率100%,外來流動人口出生91人,計劃生育率98.9%。
-加強社會治安
緊扣“防范、控制、責任”環節,社區安全穩定進一步加強。在33個小區啟動平安小區創建工作,年底有7個小區創建成區級平安小區。全年刑案下降12.91%,入室-案下降3.01%。對小浴室、小理發店、足浴屋等進行集中整治和日常檢查。組建450人禁毒工作志愿者隊伍,對362位吸毒人員動態管理。對25個居民區74名610對象逐一成立幫教工作小組。及時化解、預防在先做好司法工作,實現社會矛盾糾紛聯防、聯勤、聯調、聯治。全年司法、信訪接待來訪260余起1400余人次,處理各類信訪來件400余封。社區發生各類糾紛290起,解決成功率100%。“110”接處警946起,全部調處完畢。確保“六國峰會”和十六屆六中全會等重大節慶時期社區穩定。街道與相關部門和轄區1000多家單位、3500多個崗位層層簽約安全責任制。年內,出動檢查人員2047人次,檢查各類生產經營企業2424次(家)。轄區生產經營單位全年無死亡事故,安全生產重大事故得到控制并超額完成區安委辦下達指標。
-做實社區服務
著力“基礎、對應、拓展”重點,做實社區服務體系。街道在組織措施、拓展渠道、清理公益性崗位、安置“雙困”人員就業、青年培訓和促進就業、職業培訓帳戶卡發放、創業帶動就業、控制失業登記數、收繳外勞動力綜合保險和隊伍建設等方面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全年完成新增就業崗位1895個,是年計劃111.4%;通過自主就業和街道推薦就業相結合實現就業有10050人,其中在外區就業占85%;職業培訓帳戶卡發放1620張,是年計劃129%;月均參加外勞動力綜合保險3373人,超目標數5%;安置雙困人員445人,達到認定一個、安置一個、保障一個要求;登記失業人數控制在目標數以內。加強失業、醫保、低保等-社會保障和幫困工作。申領失保金和延長申領失保金31221人次,發放失業保險金1288.24萬元;發放各類幫困救助1093.75萬元78535人次,大病重病醫療救助42.93萬元258人次,愛心慈善超市發放實物共1300份,計4萬元左右。社區衛生中心和市北醫院為社區居民減免掛號費40萬元;受理無保障高齡老人納入社會保障1038人,辦理學生卡10042張,社會保障卡1287張。改建并開放2210平方米10個星光老年活動室。新建彭浦第二老年公寓,新增養老床位120個。新建老年人日托照料服務中心。為1300位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對1800名獨居老人開展結對關愛活動,完成全年240個“安康通”指標登記。0完成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街道被評為區殘疾人抽樣調查工作先進集體。2006年上海國際特奧邀請賽我街道為閘北區唯一特奧社區接待單位,10月12日至14日成功接待捷克共和國、文萊達嚕薩蘭國特奧代表團,接待工作得到區0和市、區特奧執委會好評。完成創建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街道和通過市雙擁模范街道驗收。
-加強基層民主建設
把握“制度、民主、活力”特點,基層民主建設進一步加強。成功完成第八屆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產生第八屆居委會成員252人。街道直選比例為82%,列全區第一。居委會主任研究會和特色創建工作為基層政權建設發揮較好作用,受到區0好評。完成區十四屆人大代表選舉工作,全街道63800余名選民參加投票選舉,選民參選率達到90.74%,并一次選舉成功。
-發展社區各項事業
抓緊“整合、互動、提升”工作,發展社區各項事業。改建社區文化中心,新建兩片公共運動場,籌建社區人文歷史展示廳,創造良好人文環境。深化社區教育,促進學習型社區創建。街道批準為《上海市社區教育實驗街道》,《提升困難人群人文素養 共建彭浦幸福家園的實驗研究》課題經市審核并予以立項。《培訓社區教育品牌,提升居民文明素質》榮獲區社區教育十大實事項目成果獎并在社區教育工作大會上作發言。組隊參加市、區重大群眾性節慶活動,在上海國際茶文化節社區老年茶藝比賽中獲二等獎。精心組織19支隊伍參加區八運會18項體育競技,成功承辦閘北區手杖操比賽,獲閘北區群眾體育先進集體、優秀組織獎。組織手杖操排舞代表區參加市十三屆運動會比賽,并獲乙組自選套路第二名,規定套路第三名。街道把文明創建工作作為推進社區黨建、社區建設、社區發展總抓手,在社區形態文明、功能文明和素質文明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取得新版“上海市文明社區”光榮稱號,0完成上海市文明城區“中試”測評與新版市級文明小區檢查驗收工作。
- 地名介紹
地名推薦
-
三鍬鄉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轄鄉。1950年屬南區,后屬五區、鋪口區,1956年設菜地灣苗族鄉,1958年改三鍬公社,1959年并入九龍公社,1961年復社,1982年改三鍬苗族公社,1984年改三鍬苗族鄉,1987年改今名。位于縣境西部。與貴州省錦...
-
徐匯區
徐匯區位于上海市中心區的西南部。東經120.26度,北緯31.12度。東以瑞金南路、陜西南路與盧灣區比鄰;并瀕臨黃浦江,與浦東新區隔江相望;西南以虹梅路、朱梅路、老滬閔路和華涇鎮關港村,與閔行區分界;北以長樂路、華山路、興國路、...
-
鐸山鎮
鐸山鎮,隸屬于湖南省婁底市冷水江市,是1996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的建制鎮,地處冷水江、漣源、新邵三縣市交界地,交通便利,省道S312線橫貫東西,毗鄰邵陽北高鐵站15公里,區位優勢明顯。轄20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面積52.29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46804人(2017年)。現有9家煤礦,響蓮集團、瑞泰硅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地面骨干企業;千畝以上葡萄、楊梅、油茶、黃柏、金銀花等產業基地10余個,系全省新農村建設首批整體推進鎮。已成功申報進入湖南省旅游業“十三五”發展規劃100個特色旅游小鎮...
-
紅河縣
紅河縣位于云南省南部,紅河上游南岸,東經101°49"-102°37",北緯23°05"-23°27"之間,東西最大距離81公里,南北最寬處40公里,國土面積2057平方公里。縣境東面和南面分別與元陽縣和綠春縣接壤,北面與石屏縣隔紅河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