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á shuì
注音ㄗㄚˊ ㄕㄨㄟˋ
繁體雜稅
⒈ ?舊指正稅以外的各種稅。
例苛捐雜稅。
英miscellaneous levies; sundry tax;
⒈ ?正稅以外的各種稅捐。
引《南史·宋紀中·武帝》:“東境去歲不稔,宜廣商貨,遠近販鬻米粟者,可停道中雜稅。”
《舊唐書·食貨志上》:“大抵 有唐 之御天下也,有兩稅焉,有鹽鐵焉,有漕運焉,有倉廩焉,有雜稅焉。”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利源調度·雜稅》:“周 衰之末,諸侯以強霸相尚,兵革不息,故費博而什一不足,此雜稅之法所由起也。”
⒈ ?舊稱正稅以外的各種稅。
近冗賦
1.不過一旦它們贏得了戰斗,等待它們的將是一場慢性的,或許也是更磨人的沖突:制止政府征收苛捐雜稅,或阻止政府規定每一件事都需要層層審批,束手束腳,以至一切都變得得不償失的角力。
2.尤其,別忘了除了正稅、三餉,明代農民還有無數類似驛站勞役這樣層出不窮的以銀納役苛捐雜稅呢。
3.怎么辦?現在軍閥、官僚橫行,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弄得人民流離失所,哀鴻遍野、餓殍載道,到處找不著生路,真是民不聊生啊!
4.他體驗到了稼穡艱難,從家家戶戶的對話中,也知道了秦朝的暴政與苛捐雜稅,一年的收成,半數以上都得上繳府衙,遇上天災時,老百姓皆只有餓以待死的份。
5.舊的財政體系在革命中已經崩潰,東南膏腴之區,皆是創痍遍野,各省亦自顧不暇,其地丁雜稅無法應時解集,以濟中央之需。
6.黑幫已經蛻化變質,演變成了資本主義的機構,反共、反人民,對任何買賣都要加收自己私設的苛捐雜稅。
7.但是州縣官不僅不肯暫時寬免各項苛捐雜稅,反而變本加厲,用暴力催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