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

詞語解釋
肖像[ xiào xiàng ]
⒈ ?用圖畫、素描或其他繪畫手法描繪某人臉部的像。
例自肖像而外。——蔡元培《蔡孑民先生言行錄·圖畫》
英portrait; portraiture;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肖象”。相似;類似。
引《淮南子·氾論訓(xùn)》:“夫物之相類者,世主之所亂惑也;嫌疑肖象者,眾人之所眩耀。”
高誘 注:“肖象,似也。”
清 劉大櫆 《<郭昆甫時文>序》:“文之不同,如其人也,一任其人之清濁美惡,而文皆肖像之。”
⒉ ?圖畫或雕塑人像。
引宋 滕巽真 《楊允恭壽祠記》:“於是闔周之族,議立祠肖像於小學(xué)。”
《明史·徐達傳》:“﹝ 達 ﹞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古傳畫家眾體,各有師法,而肖像無專門,亦未有勒成一書者,不可謂非蓺林之缺事也。”
⒊ ?用繪畫、雕刻、塑造、攝影、刺繡等手段表現(xiàn)的人像。一般指畫像或照片。
引沈從文 《從文自傳·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又因為學(xué)校有做手工的白泥,我們就用白泥摹塑教員的肖像。”
郭沫若 《蘇聯(lián)紀(jì)行·七月二十三日》:“老博士的精神非常煥發(fā)。協(xié)會贈送了一張大幅的油畫肖像,鶴發(fā)童顏,相對而笑。”
巴金 《三次畫像》:“過了幾個月他又來向我建議,要給我再畫一幅肖像。”
亦引申指社會面貌的寫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十:“葛葛里 的《巡按》, 俄國 官僚社會的肖像,幾十年中,因有社會經(jīng)濟的根源,只在變化不在消滅。”
國語辭典
肖像[ xiào xiàng ]
⒈ ?利用繪畫、雕塑、攝影等方式所形成的人物像。
英語portrait (painting, photo etc)?, (in a general sense)? representation of a person, likeness
德語Abbild (S)?, Portrait (S)?, Portr?t (S)?
法語portrait
分字解釋
※ "肖像"的意思解釋、肖像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這副肖像畫真是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就像這畫中的人站在眼前一樣的鮮活。
2.王老師畫的人物肖像無不惟妙惟肖。
3.那幅肖像畫非常逼真。
4.林肯是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鵲起,先為律師,后成為政治家;他在這個過程中經(jīng)常到攝影師那里拍肖像照。
5.林紫兒發(fā)現(xiàn)密室中的無眼肖像畫,在后山拾到一枚楊開印章,印證了故事中的人跟現(xiàn)實中的人不謀而合,鴆占鵲巢,終點又落到那個神秘女人和肖像畫上。
6., 在這幅畫里,象征主義表露無遺:肖像中的人物君臨天下,不可一世。
7.園中安置萬世師表孔子肖像與為民請命的包拯立像供人瞻仰。
8.這些人擁有抒發(fā)自我的資格證書,他們把楔石刻成各種異乎尋常的肖像,臉上滑稽地纏滿繃帶的工人、裝腔作勢的詩人、朝著鄰居用拇指扇自己鼻子的男人,以及任何他們能夠幻想出的離奇形象。
9.這幅被畫得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作品,堪稱是一件藝術(shù)品。
10.記者推薦記得還很小的時候,曾有一本厚厚的簡筆畫冊,里面有各種風(fēng)景、動植物、肖像等等,一直被自己視為至寶,沒事就翻出來瞅瞅。
相關(guān)詞語
- tú xiàng圖像
- diāo xiàng雕像
- bù xiàng不像
- yǐng xiàng影像
- zhèng xiàng正像
- ǒu xiàng偶像
- yìng xiàng映像
- xiāng xiàng相像
- tóng xiàng銅像
- xiào xiàng肖像
- xiào xiàng肖像
- xíng xiàng形像
- yīn xiàng音像
- shí xiàng石像
- bàn shēn xiàng半身像
- tóu xiàng頭像
- sù xiàng塑像
- fó xiàng佛像
- huó xiàng活像
- xiàng sù像素
- huà xiàng化像
- xiǎng xiàng想像
- qǔ xiāo曲肖
- zào xiàng造像
- huà xiàng畫像
- shén xiàng神像
- hǎo xiàng好像
- yìn xiàng印像
- shí èr xiāo十二肖
- yí xiàng遺像
- shè xiàng zhǐ tí射像止啼
- xiàng tāi像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