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

詞語解釋
徒步[ tú bù ]
⒈ ?用腳行走。
例徒步則汗出。——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徒步入華山。——明·顧炎武《復庵記》
徒步行軍。
英go on foot;
⒉ ?平民的代稱。古時平民外出無車,故稱。
例集中營內,多為徒步。
英common people;
⒊ ?步兵。
英infantry;
引證解釋
⒈ ?步行。
引《后漢書·徐稺傳》:“稺 嘗為太尉 黃瓊 所辟,不就。及 瓊 卒歸葬, 稺 乃負糧徒步到 江夏 赴之,設雞酒薄祭,哭畢而去,不告姓名。”
清 沉復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時已薪水不繼,余佯為雇騾以安其心,實則囊餅徒步且食且行。”
聞一多 《<西南采風錄>序》:“我們一部分人組織了一個 湘 黔 滇 旅行團,徒步西來,沿途分門別類收集了不少材料。”
⒉ ?平民的代稱。古時平民出行無車,故稱。
引《戰國策·齊策四》:“今夫士之高者乃稱匹夫徒步而處農畝,下則鄙野監門閭里,士之賤也亦甚矣。”
《漢書·公孫弘傳》:“弘 自見為舉首,起徒步,數年至宰相封侯。”
《舊唐書·令狐楚牛僧孺等傳論》:“彭陽 奇章,起徒步而升臺鼎。”
《明史·孔克仁傳》:“漢高 起徒步為萬乘主,所操何道?”
⒊ ?指步兵。
引《吳子·應變》:“能備千乘萬騎,兼之徒步,分為五軍。”
國語辭典
徒步[ tú bù ]
⒈ ?步行。也作「徒行」。
引《文選·李陵·答蘇武書》:「而裹萬里之糧,帥徒步之師,出天漢之外,入強胡之域。」
⒉ ?比喻平民百姓。
引《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弘自見為舉首,起徒步,數年至宰相封侯。」
英語to be on foot
德語wandernd, Wanderung (S)?
法語randonnée pédestre
分字解釋
※ "徒步"的意思解釋、徒步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日照的風土人情,日照的多姿多彩,日照的一切一切,美不甚收,難以言表,奔跑在田間,歡聲笑語,與蝴蝶們一起嬉戲玩耍;我徒步到荒野,萬里無云,向大地訴說心靈的聲音;我坐在牛背上,聽悠揚的風嘯絕響千年。
2.巖架表面十分溫暖;脫下的徒步旅行長褲被丟在帳篷的地面上,早晨起來再穿上如同剛剛被烘干機烘過一般。
3.在歷時兩年的徒步環球旅行中,他始終牢記著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的古訓,受到當地人民的熱烈歡迎。
4.他為完成徒步環游世界的壯舉,五年中櫛風沐雨,飽嘗困苦,終于如愿以償。
5., 不管前方有什么樣的障礙,他決定一概不躲避,徒步走下去,這么做見不得會壞到哪里去。
6.另一組睡在一個帳篷里的游客被落在了后面,究其原因,顯然是因為他們的靴底穿梆,不能再徒步遠行了。
7., 隨后,“戰事”陡變,隊伍緊急轉移陣地,為躲避“敵人”,需要徒步翻山越嶺,繞行至目的地。
8.與日月同輝的詩人王之渙來到了景色秀美的黃山,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已是白發蒼蒼,但依舊精神矍鑠,他徒步登頂黃山。
9.正當北朝鮮全國上下舉國歡慶金正日六十九歲生日時,一名來自北朝鮮的叛國者徒步橫穿了重兵把守的邊境線進入了南朝鮮境內。
10.他為完成徒步環游世界的壯舉,五年中櫛風沐雨,飽嘗困苦,終于如愿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