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à xuè wéi méng
注音ㄕㄚˋ ㄒㄩㄝˋ ㄨㄟˊ ㄇㄥˊ
成語解釋
歃血為盟
繁體歃血爲盟
⒈ ?歃血:古代會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誠意;盟:宣誓締約。泛指發誓訂盟。
⒈ ?古代盟誓時,用牲血涂在嘴邊,表示誠信不渝。唐·蘇安恒〈請復位皇太子第二疏〉:「歃血為盟,指河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也作「歃血而盟」。
引《三國演義·第三三回》:「幽州刺史烏桓觸,聚幽州眾官,歃血為盟,共議背袁向曹之事。」
近瀝血以誓
1.長征時,劉伯承用"歃血為盟"的辦法,和少數民族約定各不相犯,使紅軍勝利的前進。
2.今叔寶兄如此仗義,何不就在此處擺設香案,大家歃血為盟,以后必須生死相救,患難相扶,不知眾位意下若何?
3.影片匯聚了李連杰、劉德華和金城武三位華語影壇的超級男星,他們在片中扮演的三兄弟結為金蘭之好,歃血為盟,片名《投名狀》正是從此而來。
4.我以為我們曾經歃血為盟,但是大軍壓境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心里居然在隱隱盼著他投降,原來我只是渴望著有人能和我一起被俘一起受辱甚至一起被活埋,卻沒想好要不要一起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