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ān mín zhǔ yì
注音ㄙㄢ ㄇ一ㄣˊ ㄓㄨˇ 一ˋ
繁體三民主義
詞性名詞
⒈ ?孫中山提出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綱領,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民族主義是推翻滿族政府,恢復漢族政權;民權主義是建立民國;民生主義是平均地權。后來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和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制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并于一九二四年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是反對帝國主義,主張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權主義是建立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義是平均地權,節制資本。
⒈ ?孫中山 提出的 中國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綱領,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民族主義是推翻滿族政府,恢復漢族政權;民權主義是建立民國;民生主義是平均地權。后來在 俄國 十月革命的影響和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制定了聯 俄 、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并于一九二四年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是反對帝國主義,主張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權主義是建立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義是平均地權,節制資本。
⒈ ?國父孫中山先生建國的政治主張,包括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總稱為「三民主義」。
⒉ ?書名。國父最重要的一部遺教,為中華民國建國的寶典。全書為國父于民國十三年在廣州的講演詞,分為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各六講,民生主義四講。
1.無情的現實,讓孫中山先生帶著“三民主義”的宏偉理想抱恨終身。
2.黃埔軍校在注重三民主義建軍的同時,從未放松對于學員的軍事教育,著力貫徹政治教育和軍事教育相輔而行的原則。
3.實踐三民主義,復興民族文化,堅守民主陣容,為余畢生之志事,實亦即海內外軍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職志與戰斗決心。惟愿愈益堅此百忍,奮勵自強,非達成國民革命之責任,絕不中止!
4.擔任總編輯的'頁三民主義',一本雜志側重于社交的昌迪加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