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íng jīn shōu bīng
注音ㄇ一ㄥˊ ㄐ一ㄣ ㄕㄡ ㄅ一ㄥ
成語解釋
鳴金收兵
繁體鳴金收兵
⒈ ?用敲鑼等發(fā)出信號撤兵回營。
⒈ ?用敲鑼等發(fā)出信號撤兵回營。
引《水滸傳》第九七回:“盧先鋒 兵到,見 孫安 勇猛, 盧先鋒 令鳴金收兵。”
《說岳全傳》第七五回:“將近 宋 營,虧得 宋 營軍士鳥槍噴筒,強弓硬弩,飛蝗一般放來。 粘得力 等只得鳴金收兵。”
亦作“鳴金收軍”。 《三國演義》第六五回:“恐 張飛 有失,急鳴金收軍。”
《明史·楊鎬傳》:“鎬 以 如梅 未至,不欲 寅 功出其上,遽鳴金收軍。”
《說岳全傳》第七七回:“恰遇 陸文龍 抄出后邊, 山獅駝、連兒心善 二人正遇著,又殺了一陣。天色已大明,各自鳴金收軍。”
⒈ ?以敲鑼作信號,指揮兵士速退。也作「鳴金收軍」。
引《薛仁貴征遼事略》:「太宗恐小將軍有失,急鳴金收兵入城。」
1.一名邊防安全部隊衛(wèi)兵在香提路徑參加鳴金收兵儀式,此處坐落著最多的外國大使館。
2.托塔天王李靖見兩將俱敗,不能取勝,便急忙鳴金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