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uāng héng záo bì
注音ㄎㄨㄤ ㄏㄥˊ ㄗㄠˊ ㄅ一ˋ
成語解釋
匡衡鑿壁
繁體匡衡鑿壁
⒈ ?《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后以“匡衡鑿壁”為刻苦讀書的典實。
⒈ ?后以“匡衡鑿壁”為刻苦讀書的典實。
引《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 稚圭。勤學而無燭,隣舍有燭而不逮, 衡 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清 李漁 《閑情偶記·居室》:“因效 匡衡 鑿壁之義,於墻上穴一小孔,置燈彼屋而光射此房。”
1.“路不拾遺”、“負荊請罪”、“匡衡鑿壁”、“程門立雪”等比比皆是的典故,佐證了一部源遠流長的“文明古國”史。
2.“路不拾遺”、“負荊請罪”、“匡衡鑿壁”、“程門立雪”等比比皆是的典故,佐證了一部源遠流長的“文明古國”史。
3.即便是寒門子弟,也謹記耕讀傳家,蘇秦懸梁刺股、匡衡鑿壁偷光……可以說,書香一直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成長與發展。
4.“路不拾遺”、“負荊請罪”、“匡衡鑿壁”、“程門立雪”等比比皆是的典故,佐證了一部源遠流長的“文明古國”史。
5.西漢匡衡鑿壁借光,晉代車胤囊螢照讀,歷來被當作苦學的典范,一燈而不可求,足見其貧,借光也要讀書,足顯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