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ǎi wéi
注音ㄍㄞˇ ㄨㄟˊ
繁體改為
詞性動詞
⒈ ?另制;重造。
⒉ ?改成。
⒊ ?改換;變動。為,通“訛”。
⒈ ?另制;重造。
引《詩·鄭風·緇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
宋 李覯 《袁州學記》:“相舊 夫子廟 狹隘不足改為,迺營治之。”
⒉ ?改成。
引《通志·氏族六》:“蕭 氏, 齊武帝 以 巴東王 子響 叛逆,改為 蛸 氏。”
⒊ ?改換;變動。為,通“譌”。
引《墨子·經下》:“景不徙,説在改為。”
譚戒甫 注:“為,讀譌,亦作訛,義為變化。”
1.淅瀝淅瀝的雨聲從遠處飄然而來。改為比喻句:淅瀝淅瀝的雨聲像音樂聲從遠處飄然而來。
2.有人將慶壽賀詞中的"一人有慶,萬壽無疆"改為"一人慶有,萬壽疆無",表達對這場帶來災難的慶典的憤懣。
3.蜂音器可以修改為提高或嵌入式安裝賞心悅目。
4.人到老年,避難就易,登山改為散步,喝酒改為飲茶,好戰改為主和,不吵架,去禱告,避創新,常溫故。
5.“這個辦法是將朝三暮四改為朝四暮三,不能根本解決所謂的不公平問題。
6.鳩山由紀夫周日在電視辯論中說道:"我們必須轉變政策,改為直接改善家庭財務狀況,由此讓人們的生活興旺經濟繁榮."。
7.捶腿改為捶背,節奏張弛有度,乖巧的女子欲擒故縱,“只怪仙兒沒有這個福分,若能天天日日伺候皇后,仙兒此生足矣……”。
8.我不止一次起誓要改改為人,向那些能人學習,但是白搭,“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嘛。
9.學校1756年搬遷到普林斯頓時名稱仍未改動,直至1896年正式改為現名。
10.秣陵,是南京歷史上的一個別稱,過去的觀點認為,秦始皇為了壓制金陵王氣,貶低金陵,將“金陵”改為“秣陵”,“秣”是軍馬糧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