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注音ㄘˇ ㄉ一ˋ ㄨˊ 一ㄣˊ ㄙㄢ ㄅㄞˇ ㄌ一ㄤˇ
成語解釋
此地?zé)o銀三百兩
詞性動(dòng)詞
⒈ ?比喻本想隱藏、掩飾,結(jié)果反而暴露。
英no 300 taels of silver buried here—a guilty person gives himself away by conspicuously protesting his innocence;
⒈ ?后用以比喻想要掩蓋事實(shí),反而更加暴露。
引民間故事:有人把銀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寫道:“此地?zé)o銀三百兩”。
鄰人 阿二 偷走了銀子,也留字寫道:“隔壁 阿二 不曾偷”。
《人民日?qǐng)?bào)》1967.11.5:“‘此地?zé)o銀三百兩’。這是諷刺那些自欺欺人的蠢人的一個(gè)笑話。”
《人民文學(xué)》1976年第9期:“他們做賊心虛,所以總是發(fā)表此地?zé)o銀三百兩的聲明。”
⒈ ?(諺語)?相傳民間有人把三百兩銀子埋在地里,上面插著「此地?zé)o銀三百兩」的牌子,鄰居看到,隨即挖走,另寫上「隔壁張三未曾偷」。比喻想掩飾事實(shí),反而暴露。
近欲蓋彌彰
1.且不說這樣的辯解和此地?zé)o銀三百兩一樣可笑,你又犯了邏輯錯(cuò)誤。
2.洛陵,你戴上口罩不過是此地?zé)o銀三百兩,大熱天戴口罩會(huì)比較有回頭率,而你的效果剛好可以不打自招。
3.果然是你寫的,還蒙我,這叫此地?zé)o銀三百兩,不打自招。
4.白癡,此地?zé)o銀三百兩,那種被打的沒還手之力的情況下,那個(gè)人莫名其妙的就躺地上了?
5.不好公然離開,越是不辭而別,越是顯得此地?zé)o銀三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