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ǐ sù
注音ㄓˇ ㄙㄨˋ
繁體紙素
⒈ ?供書寫或繪畫用的紙張或絹帛。
⒉ ?泛指書畫的紙本或絹本。
⒈ ?供書寫或繪畫用的紙張或絹帛。
引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里中小屋,有經(jīng)像者,亦多不燒。或屋雖焚毀,而於煨盡之中,時(shí)得全經(jīng),紙素如故。”
唐 李節(jié) 《贈(zèng)釋疏言還道林寺詩》序:“容貌於土木者沉諸水,言詞於紙素者烈諸火。”
⒉ ?泛指書畫的紙本或絹本。
引宋 沉括 《夢溪筆談·書畫》:“王羲之 書,舊傳惟《樂毅論》乃 羲之 親書於石,其他皆紙素所傳。”
1.此刻,微風(fēng)輕拂,紙鳶向遠(yuǎn),輕倚軒窗,含笑凝情,鋪一紙素箋,揮毫潑墨,只為與你,半闕暖香,共一場萍水相逢。
2.此刻,微風(fēng)輕拂,紙鳶向遠(yuǎn),輕倚軒窗,含笑凝情,鋪一紙素箋,揮毫潑墨,只為與你,半闕暖香,共一場萍水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