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áng wù
注音一ㄤˊ ㄨˋ
繁體洋務
⒈ ?中國清末指關于外國的和關于模仿外國的事務。
英foreign affairs;
⒉ ?中國香港等地指以外國人為對象的服務行業。
⒈ ?清 末指與外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軍事、文化等事務;亦指模仿外國上述方面的事務。
引清 曾國藩 《擬選聰穎子弟出洋習藝疏》:“臣 國藩 上年在 天津 辦理洋務,經前 江蘇 巡撫 丁日昌 奉旨來 津 會辦,屢與臣商榷,擬選聰穎幼童送赴泰西各國書院,學習軍政、船政、步算、製造諸書?!?br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一回:“怪不得近來好些念了兩天外國書的,便要譏誚 孔子 不知洋務?!?br />《光明日報》1982.12.15:“一八四〇年七月( 道光 二十年六月) 江南道 監察御史 陸應谷 奏折中的‘于洋務不無裨益’句,是‘洋務’一詞最初見之于官方文書?!?/span>
⒉ ?香港 等地指以外國人為對象的服務行業。
⒈ ?舊稱交涉及倣效西方的事務。
引《文明小史·第二回》:「原來柳知府一心只想籠絡外國人,好叫上司知道說他講求洋務?!?/span>
1.他最初是晚清洋務派,后來又發展成維新派風云人物薛福成的門人。
2.在李鴻章幕府中襄辦洋務的薛福成知悉了這一消息,大吃一驚。
3.說書人穿一襲金色長褂,手拿七件子,操一口地道太原話連唱帶說,不緊不慢,“洋務”的勁兒像拖著白邊兒懶漢鞋的太原后生在太陽下“叨歇”閑話。
4.在我看來,洋務自強,不過是羊頭狗肉,東施效顰!不究其表里,談何療治!
5.署理陜甘總督林則徐精通夷務,目前尚在京師,或可命其管理洋務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