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ān huǒ
注音ㄍㄨㄢ ㄏㄨㄛˇ
繁體觀火
⒈ ?比喻見事明白透徹。
例予若觀火。——《書·盤庚》
英penetrating;
⒈ ?比喻觀察事物明白清楚。
引《書·盤庚上》:“予若觀火。”
孔穎達 疏:“言見之分明如見火也。”
周秉鈞 易解:“觀火,言見事之明。”
清 唐甄 《潛書·講學》:“己不自知,暗如滅燭;人之視己,明如觀火。”
⒈ ?比喻觀察明白透澈。
引語出《書經·盤庚上》:「非予自荒茲德,惟汝舍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
1.與歐洲的宿怨逐漸使一位保守黨首相的權威消耗殆盡,作為20世紀90年代的一名政府顧問、身為內行人的戴維卡梅倫對此洞若觀火。
2.諷刺得很,在布什時代屢次抱怨美國行動過于激進的歐洲領導人,如今卻在擔心相反的問題美國隔岸觀火,坐視問題惡化。
3.年少可以輕易沉淪在人生中,或悲或喜,長大以后看著別人掙扎得如火如荼,閑暇得那份不溫不火的淡然,很難說,身在其中和隔岸觀火那種好。
4.居恒指畫某地兵民強弱,帑藏多寡,洞如觀火,實陰有覬覦之心。
5.此后直到第二次大戰,美國基本上堅持這一方針,滿足于做美洲的地區大國,對英法德俄日等列強的爭奪與戰爭隔岸觀火,全身遠害,利用時間,壯大自己。
6.年少可以輕易沉淪在人生中,或悲或喜,長大以后看著別人掙扎得如火如荼,閑暇得那份不溫不火的淡然,很難說,身在其中和隔岸觀火那種好。云霓
7., 陸曉凱覺得陸大爺這位鴻儒碩學之士洞若觀火,明察秋毫,姜桂之性躍然言表。
8.然而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永遠都不能忍耐國家保險受到要挾,或者在人民被殺的時候隔岸觀火。
9.兩位無需自責,但今后要記住唇亡齒寒的道理,傾巢之下,豈有完卵?切不可在做壁上觀火之輩,我等同出一脈,若不精誠一心,豈不中了汗顏等人的奸計?
10.在此次變故中,最讓我寒心的是多位好友隔岸觀火,不肯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