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ù yáng
注音ㄆㄨˋ 一ㄤˊ
繁體暴揚
⒈ ?暴露傳揚。
⒈ ?暴露傳揚。
引《漢書·杜欽傳》:“假令 章(王章 )內有所犯,雖陷正法,事不暴揚,自京師不曉,況於遠方。”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中》:“昔 漢王 數 項,袁公 檄 曹,若不具録其文,難以暴揚其過。”
《醒世姻緣傳》第二八回:“若要一一的指説他那事款……又恐未必都是那一方的人,所以不忍暴揚出來。”
⒈ ?表露宣揚。
引《漢書·卷六〇·杜周傳》:「事不暴揚,自京師不曉。」
1.家人有過,不宜暴揚,不宜輕棄。此事難言,借他事而隱諷之;今日不悟,俟來日而正警之。如春風之解凍,和氣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