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時養晦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遵:遵循,按照;時:時勢;晦:隱藏。原為頌揚周武王順應時勢,退守待時。后多指暫時隱居,等待時機。
出處《詩經·周頌·酌》:“于鑠王師,遵養時晦。”
例子仆擬遵時養晦,以待政府之稔惡,其時排去一二佞人,有如摘果。(章炳麟《致伯中書》四)
基礎信息
拼音zūn shí yǎng huì
注音ㄗㄨㄣ ㄕˊ 一ㄤˇ ㄏㄨㄟˋ
繁體遵時養晦
感情遵時養晦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等待時機。
近義詞遵養時晦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挑三揀四(意思解釋)
- 老實巴交(意思解釋)
- 頤指氣使(意思解釋)
- 有膽有識(意思解釋)
- 光前耀后(意思解釋)
- 臭名遠揚(意思解釋)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釋)
- 暮史朝經(意思解釋)
- 流離轉徙(意思解釋)
- 沒里沒外(意思解釋)
- 安步當車(意思解釋)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釋)
- 揚威耀武(意思解釋)
- 救經引足(意思解釋)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釋)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釋)
- 千絲萬縷(意思解釋)
- 禍國誤民(意思解釋)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生公說法(意思解釋)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釋)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釋)
- 奮起直追(意思解釋)
- 家常便飯(意思解釋)
- 爭分奪秒(意思解釋)
- 一網打盡(意思解釋)
- 指手畫腳(意思解釋)
※ 遵時養晦的意思解釋、遵時養晦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爐火純青 | 純:純粹;青:藍色的;純青:爐火的溫度達到最高點。相傳道家煉丹;到爐子里的火焰從紅色轉成純青色的時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詣已達到了精湛、純熟、完美的地步。 |
混淆是非 | 把對的說成錯的;把錯的說成對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亂;使是非不清。 |
不可勝舉 | 無法一一列舉。形容數量、種類很多。 |
上氣不接下氣 | 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 |
惡衣惡食 | 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刻骨銘心 | 刻:刻劃;銘:在金屬上刻寫。刻在骨頭上;銘刻在心靈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窮家富路 | 指居家應節儉,出門則要多帶盤纏,免遭困窘。 |
掉以輕心 | 掉:原意為搖擺;現只表示一種動作;無實義;輕心:漫不經心。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不認真當回事。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動刀槍。泛指內部相爭。操:拿;戈:古代的一種兵器。 |
廣闊天地 |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
餓虎吞羊 |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到此為止 | 以這里為界限。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見危致命 | 見“見危授命”。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無關緊要 | 緊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會影響大局。 |
惡醉強酒 | 強:硬要。怕醉卻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無稽之談 | 稽:音機;查考;談:話語;傳言。沒有根據的說法。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充耳不聞 | 充:塞住;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如火如荼 |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