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節義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準則。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節義,不知妄作邪為。”
例子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那些充滿了忠孝節義、悲歡離合的故事曾迷惑了他。”
基礎信息
拼音zhōng xiào jié yì
注音ㄓㄨㄥ ㄒ一ㄠˋ ㄐ一ㄝˊ 一ˋ
繁體忠孝節義
感情忠孝節義是中性詞。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封建道德準則。
近義詞忠孝節烈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怪誕不經(意思解釋)
- 離經辨志(意思解釋)
- 物盡其用(意思解釋)
- 順口溜(意思解釋)
- 鶴立雞群(意思解釋)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釋)
- 兵荒馬亂(意思解釋)
- 漚沫槿艷(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指手劃腳(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釋)
- 赤膽忠心(意思解釋)
- 單刀直入(意思解釋)
- 藥石無效(意思解釋)
- 云游天下(意思解釋)
- 黯然神傷(意思解釋)
- 異軍突起(意思解釋)
- 不好意思(意思解釋)
- 熬更守夜(意思解釋)
- 顧慮重重(意思解釋)
- 坐耗山空(意思解釋)
- 得天獨厚(意思解釋)
- 切膚之痛(意思解釋)
- 傲睨得志(意思解釋)
- 十年寒窗(意思解釋)
- 一了千明(意思解釋)
※ 忠孝節義的意思解釋、忠孝節義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干城之將 | 干城:盾牌和城墻,比喻捍衛者。指保衛國家的大將。 |
安適如常 | 平安舒適像正常情況一樣。 |
初出茅廬 | 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
眼空一世 | 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頂嘴;稽:爭論;計較。受到指責不服氣;抓住對方話把;反過來責問對方。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興前業。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起兵動眾 |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天涯海角 | 天的邊緣;海的盡頭。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極遠。涯:邊。 |
樂道好古 | 以守道為樂,喜愛古制。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萬馬奔騰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神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文山會海 |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 |
各行各業 |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 |
遺世絕俗 | 遺世:遺棄世間之事。脫離社會獨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來。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孜孜不倦 |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足衣足食 | 衣食豐足。指生活富裕。 |
切樹倒根 | 比喻徹底。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從天而降 | 天上掉下來的。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