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姿英發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姿容威武雄壯。
出處宋·蘇軾《念媽嬌·赤壁懷古》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嫁了,雄姿英發。”
例子想君當年,雄姿英發。(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
基礎信息
拼音xióng zī yīng fā
注音ㄒㄩㄥˊ ㄗ 一ㄥ ㄈㄚ
繁體雄姿英發
感情雄姿英發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英姿瀟灑
英語cut a bold and successful figure(take a heroic posture)
字義分解
展開閱讀全文 ∨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服低做小(意思解釋)
- 旁敲側擊(意思解釋)
- 迷而不反(意思解釋)
- 反求諸己(意思解釋)
- 南轅北轍(意思解釋)
- 患難與共(意思解釋)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釋)
- 夫唱婦隨(意思解釋)
- 下臨無地(意思解釋)
- 東扶西倒(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時至運來(意思解釋)
- 命與仇謀(意思解釋)
- 狹路相逢(意思解釋)
- 赴湯蹈火(意思解釋)
- 大開方便之門(意思解釋)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釋)
- 眾建賢才(意思解釋)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賢母良妻(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釋)
- 密鑼緊鼓(意思解釋)
- 圓鑿方枘(意思解釋)
- 寥寥無幾(意思解釋)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釋)
- 光怪陸離(意思解釋)
※ 雄姿英發的意思解釋、雄姿英發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重整旗鼓 | 重:重戰;整:整頓;整治;旗鼓:古代作戰時用來發號令的旌旗和戰鼓;用以代表軍事力量。比喻失敗或受挫后;重新整頓組織力量;準備再干。也作“重振旗鼓”。 |
低聲下氣 | 形容說話時恭順卑微的樣子。 |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
滿滿當當 | 形容很滿的樣子。 |
囊螢映雪 | 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讀。 |
一時一刻 | 指非常短暫的時間。 |
掃地出門 | 原指把一切雜物都掃出門去;室內干干凈凈;不留任何東西。后比喻全部家產都被處理;連人也被趕出家門。 |
人面獸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卻像獸類。形容品德極壞。 |
盲人說象 |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
揚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長條旗子。舞動著幡,敲打著鼓。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 |
口快心直 | 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
夫唱婦隨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形容夫妻和睦。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撈一把 |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花拳繡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 |
絆腳石 | 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
婆婆媽媽 | 形容人動作瑣細,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術高明。 |
牽腸掛肚 |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
白云蒼狗 | 蒼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像黑狗一樣。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氣味相投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