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公行私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猶言假公濟私。假借公家的名義,謀取私人的利益。
出處唐·劉肅《大唐新語·極諫》:“而乃馮附城社,蔽虧日月,托公行私,交游群小。”
基礎信息
拼音tuō gōng xíng sī
注音ㄊㄨㄛ ㄍㄨㄥ ㄒ一ㄥˊ ㄙ
繁體託公行私
感情托公行私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等。
近義詞假公濟私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釋)
- 響答影隨(意思解釋)
- 暈頭轉向(意思解釋)
- 窮途潦倒(意思解釋)
- 長夜之飲(意思解釋)
- 自強不息(意思解釋)
- 空費詞說(意思解釋)
- 皮開肉綻(意思解釋)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釋)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釋)
- 揚威耀武(意思解釋)
- 語短情長(意思解釋)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釋)
- 抱恨黃泉(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結纓伏劍(意思解釋)
- 口墜天花(意思解釋)
- 縱橫天下(意思解釋)
- 一條龍(意思解釋)
- 安閑自得(意思解釋)
- 聰明才智(意思解釋)
- 白云蒼狗(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飛蛾撲火(意思解釋)
- 背鄉離井(意思解釋)
- 狂風暴雨(意思解釋)
- 精明強干(意思解釋)
※ 托公行私的意思解釋、托公行私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負擔重。猶言力不勝任。 |
黃臺之瓜 | 黃臺:指《黃臺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匡亂反正 |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
顧后瞻前 | 同“瞻前顧后”。 |
胸有成竹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膽如斗大 | 膽:膽量;斗:舊時的一種量器,容量為十升。膽子像斗一樣大。形容膽量極大。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大樹將軍 | 原指東漢馮異。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 |
夫唱婦隨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形容夫妻和睦。 |
學而不厭 |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
營私舞弊 | 營:謀求;舞:玩弄;弊:壞事。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 |
絆腳石 | 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
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抱恨黃泉 | 黃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死有遺恨。 |
婆婆媽媽 | 形容人動作瑣細,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奇貨可居 | 奇貨:珍奇的貨物;居:囤積。囤積珍奇的貨物;以備高價售出。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精兵強將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 |
牛衣對泣 | 睡在牛衣里,相對哭泣。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 |
勿謂言之不預 |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表示事前已講明白。 |
近在咫尺 | 咫: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寸;合現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離。指近在眼前;很近。 |
云游天下 | 像行云一樣在天下漂游,指漫游天下。 |
一偏之論 | 偏于一面的議論。 |
異軍突起 | 異軍:另外一支軍隊。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興起。 |
聞所不聞 | 聽到從未聽到過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
淫辭邪說 | 夸大失實的言論,荒謬的學說。 |
連抵其隙 | 連續攻擊他談話中的漏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