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山濯濯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沒有樹木,光禿禿的山。
出處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上》:“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例子馮玉祥《我的生活》第25章:“但是常德到桃源的路上,依然滿眼童山濯濯,一直沒人移裁。”
基礎信息
拼音tóng shān zhuó zhuó
注音ㄊㄨㄥˊ ㄕㄢ ㄓㄨㄛˊ ㄓㄨㄛˊ
感情童山濯濯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光禿禿的山。
近義詞濯濯童山
英語bare and barren hills(treeless hill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緣慳分淺(意思解釋)
- 褒善貶惡(意思解釋)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意思解釋)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作賊心虛(意思解釋)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討價還價(意思解釋)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釋)
- 滿園春色(意思解釋)
- 禮壞樂缺(意思解釋)
- 勤學苦練(意思解釋)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慮周藻密(意思解釋)
- 福善禍淫(意思解釋)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釋)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釋)
- 力屈道窮(意思解釋)
- 珠聯璧合(意思解釋)
- 辭喻橫生(意思解釋)
- 一棍子打死(意思解釋)
- 弊多利少(意思解釋)
- 息跡靜處(意思解釋)
- 絕裾而去(意思解釋)
- 久而久之(意思解釋)
- 顧慮重重(意思解釋)
※ 童山濯濯的意思解釋、童山濯濯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遏惡揚善 | 遏:阻止;揚:宣揚。禁絕壞事,宣揚提倡好事。 |
卬首信眉 |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氣昂揚,不隨波逐流。 |
懸而未決 | 一直拖在那里,沒有得到解決。 |
目光短淺 | 缺乏遠見卓識的、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
首身分離 | 首:頭。頭和身體分開了。指被砍頭。 |
惡衣惡食 | 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敏而好學 | 敏:聰明。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 |
空費詞說 |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
兵荒馬亂 | 兵、馬:指戰爭;荒:荒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混亂的情景。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云天霧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遁入空門 | 遁:逃遁;空門:指佛教,因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開塵世而入佛門。 |
唯物主義 |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
指天誓日 | 指著蒼天;對著太陽發誓。表示態度堅定或忠誠。 |
命與仇謀 | 仇:仇敵。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形容命運不好,常遇挫折。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法不阿貴 | 法:法律。阿:偏袒;討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意思是秉公執法;不畏權貴。 |
孜孜不倦 |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
不寧唯是 | 寧:請助詞,無義;唯:只是;是:這樣。不只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
偶語棄市 | 偶語:相對私語;棄市:在鬧市執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 |
剛愎自用 |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
華不再揚 | 已開過的花,在一年里不會再開。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