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愆糾違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繩:束縛,扶正;愆:過失;糾:糾正。指舉發過失,糾正錯誤。
出處清·陳忱《續資治通鑒·宋真宗景德二年》:“中丞之職,非徒繩愆糾違,亦當顧國家大體。”
基礎信息
拼音shéng qiān jiū wéi
注音ㄕㄥˊ ㄑ一ㄢ ㄐ一ㄡ ㄨㄟˊ
繁體繩愆糾違
感情繩愆糾違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舉發過失,糾正錯誤。
近義詞繩愆糾謬、繩愆糾繆
英語correct mistakes and blunder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醋海翻波(意思解釋)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釋)
- 誅求無度(意思解釋)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釋)
- 列風淫雨(意思解釋)
- 觸目皆是(意思解釋)
- 紛亂如麻(意思解釋)
- 吳頭楚尾(意思解釋)
- 婆婆媽媽(意思解釋)
- 赴湯蹈火(意思解釋)
- 一條龍(意思解釋)
- 受益匪淺(意思解釋)
- 綠林強盜(意思解釋)
- 通時合變(意思解釋)
- 氣味相投(意思解釋)
- 時運亨通(意思解釋)
- 萬變不離其宗(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精明強干(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土生土長(意思解釋)
- 孤注一擲(意思解釋)
- 變態百出(意思解釋)
- 近在咫尺(意思解釋)
- 鮮為人知(意思解釋)
- 口是心非(意思解釋)
- 記憶猶新(意思解釋)
-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意思解釋)
※ 繩愆糾違的意思解釋、繩愆糾違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夸大其詞 | 詞:言論。語言夸張;超過事實。 |
火樹銀花 | 火樹:火紅的樹;指樹上掛滿燈彩;銀花:銀白色的花。指燈光閃亮;絢麗燦爛。 |
患難與共 |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 |
直截了當 | 了當: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繞彎子。 |
照葫蘆畫瓢 |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動蕩不定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
一哄而起 | 喧鬧;起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
揚威耀武 | 見“揚威曜武”。 |
供不應求 |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供:供應。 |
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團團轉 | 回環旋轉,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興前業;裕后:恩澤流傳及子孫。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績顯著。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
將奪固與 | 要想得到,必先給予。固,同“姑”。 |
口墜天花 |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后遂以“口墜天花”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華,同“花”。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
蕩然無余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神經過敏 | ①癥狀名。神經系統的感覺機能異常銳敏,神經衰弱患者大都有這種癥狀。②泛指多疑,好大驚小怪。 |
成己成物 |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
一時無兩 | 無兩:沒有第二個。即沒有可以相比的。 |
息跡靜處 | 息:止息;跡:行跡,腳印;處:處所。要想不見行跡,只有自己靜止不動。引申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罪魁禍首 | 作惡犯罪的頭子(魁、首:頭目)。指壞事的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