捫虱而談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捫:按。一面捺著虱子,一面談著。形容談吐偷竊,無所畏忌。
出處《晉書·王猛傳》:“桓溫入關,猛被褐而詣之,一面談當世之事,捫虱而言,旁若無人。”
例子捫虱而談,當時竟傳為美事。(魯迅《而已集 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
基礎信息
拼音mén shī ér tán
注音ㄇㄣˊ ㄕ ㄦˊ ㄊㄢˊ
繁體捫虱而談
感情捫虱而談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談吐從容。
近義詞捫虱而言
英語crack lice and chat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一無所有(意思解釋)
- 回心轉意(意思解釋)
- 背腹受敵(意思解釋)
- 默不做聲(意思解釋)
- 簞瓢屢空(意思解釋)
- 有約在先(意思解釋)
- 秣馬厲兵(意思解釋)
- 飲水思源(意思解釋)
- 敲詐勒索(意思解釋)
- 困而不學(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敗俗傷風(意思解釋)
- 儉以養德(意思解釋)
- 罄竹難書(意思解釋)
- 骨肉之親(意思解釋)
- 粗服亂頭(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生公說法(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一鼓作氣(意思解釋)
- 一竅不通(意思解釋)
- 舉止嫻雅(意思解釋)
- 無影無蹤(意思解釋)
- 性命攸關(意思解釋)
- 坐懷不亂(意思解釋)
- 呼風喚雨(意思解釋)
- 寥寥無幾(意思解釋)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釋)
※ 捫虱而談的意思解釋、捫虱而談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大名鼎鼎 | 鼎鼎:聲威盛大的樣子。 |
水至清則無魚 | 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伙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
空空蕩蕩 | 形容冷冷清清,空無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沒著落的感覺。 |
鑒影度形 | 觀察揣度人的形跡。 |
逸游自恣 | 逸:安閑;自恣:放縱自己。安閑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縱自己。 |
自強不息 |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主憂臣勞 | 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屈指一算 | 屈:彎曲。扳著指頭一算。 |
流離轉徙 | 輾轉遷移,無處安身。 |
慌里慌張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絆腳石 | 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
雞胸龜背 | 凸胸駝背。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女生外向 | 向:朝著,引申為偏愛。女子成人總要結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剛愎自用 |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
歡聚一堂 |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 |
蕩然無余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拳頭產品 | 比喻企業特有的、別人難以勝過的看家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