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曉事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年老而不明白事理。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陳思王傳》:“植益內不自安”注:“老不曉事,強著一書,悔其少作。”
例子唐·駱賓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啟》:“雖少好讀書,無謝高鳳而老不曉事,有類揚雄。”
基礎信息
拼音lǎo bù xiǎo shì
注音ㄌㄠˇ ㄅㄨˋ ㄒ一ㄠˇ ㄕˋ
繁體老不暁事
感情老不曉事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責罵人等。
反義詞老奸巨猾
英語be in one's dotag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學貫中西(意思解釋)
- 合浦珠還(意思解釋)
- 失敗是成功之母(意思解釋)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釋)
- 丑聲遠播(意思解釋)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釋)
- 夜深人靜(意思解釋)
- 學而時習之(意思解釋)
- 蝶粉蜂黃(意思解釋)
- 作亂犯上(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赴湯蹈火(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釋)
- 香火姻緣(意思解釋)
- 一竅不通(意思解釋)
- 閑情逸致(意思解釋)
- 裊裊婷婷(意思解釋)
- 通時合變(意思解釋)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釋)
- 呼風喚雨(意思解釋)
- 圓鑿方枘(意思解釋)
- 不問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反戈一擊(意思解釋)
- 張徨失措(意思解釋)
- 揮戈反日(意思解釋)
- 首尾兩端(意思解釋)
-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意思解釋)
※ 老不曉事的意思解釋、老不曉事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苦盡甘來 | 盡:終結;甘:甜;美好。比喻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美好的時光已經到來。 |
快馬加鞭 |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比喻快上加快。 |
褒善貶惡 |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指分清善惡,提出公正的評價。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刑期無刑 |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 |
草菅人命 | 菅:一種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雜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隨意加以摧殘。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任意殘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曉以大義 | 曉:使人明白。把道理對人講清楚。 |
夜深人靜 |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
空費詞說 |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
驚心動魄 |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因噎廢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廢:停止;食:吃。因吃東西卡過喉嚨;從此就停止吃東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
叫苦連天 |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 |
離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見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立竿見影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切樹倒根 | 比喻徹底。 |
氣味相投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同“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