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儉克勤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克:能夠。既能勤勞,又能節儉。
出處《尚書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例子適來這杯酒,乃勸大舅,自今以后,兢兢業業,克儉克勤,以付岳父泉臺之望。(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七)
基礎信息
拼音kè jiǎn kè qín
注音ㄎㄜˋ ㄐ一ㄢˇ ㄎㄜˋ ㄑ一ㄣˊ
繁體剋儉剋勤
感情克儉克勤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勤儉。
近義詞克勤克儉
反義詞好逸惡勞、揮霍無度
英語be hardworking and thrifty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奔走相告(意思解釋)
- 混世魔王(意思解釋)
- 輪扁斫輪(意思解釋)
- 卑諂足恭(意思解釋)
- 物盡其用(意思解釋)
- 鐵郭金城(意思解釋)
- 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默不做聲(意思解釋)
- 起兵動眾(意思解釋)
- 河魚腹疾(意思解釋)
- 年少無知(意思解釋)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釋)
- 連編累牘(意思解釋)
- 夫唱婦隨(意思解釋)
- 不費吹灰之力(意思解釋)
- 萬無一失(意思解釋)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釋)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釋)
- 氣象萬千(意思解釋)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釋)
- 三三兩兩(意思解釋)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意思解釋)
- 眾建賢才(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意思解釋)
- 將功折罪(意思解釋)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克儉克勤的意思解釋、克儉克勤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引鬼上門 | 比喻招來壞人。 |
首身分離 | 首:頭。頭和身體分開了。指被砍頭。 |
苦口之藥 | 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
歸馬放牛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將奪固與 | 要想得到,必先給予。固,同“姑”。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風聲鶴唳 | 唳:鶴鳴聲。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充耳不聞 | 充:塞?。宦劊郝?。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
首尾兩端 | 兩端:拿不定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極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進入化境。形容技藝達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
過五關斬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
掛冠歸去 | 冠:帽子,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掛起來。比喻辭官回家。 |
息兵罷戰 | 兵:打仗。停止或結束戰爭。 |
阿嬌金屋 | 阿嬌:指漢武帝劉徹的姑母(館陶公主又稱“長公主”劉嫖)的女兒。原指漢武帝劉徹要用金屋接納阿嬌為婦。這里泛指美麗高貴的女子。 |
步步深入 | 一步一步地進入事物的內部。 |
濫用職權 | 指過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權力。 |
異軍突起 | 異軍:另外一支軍隊。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興起。 |
腦瓜不靈 | 指人不聰明,思想轉不過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