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斂暴征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嚴急而苛猛的賦稅。
出處唐·白居易《杜陵叟》詩:“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
基礎信息
拼音jí liǎn bào zhēng
注音ㄐ一ˊ ㄌ一ㄢˇ ㄅㄠˋ ㄓㄥ
繁體急斂暴征
感情急斂暴征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官吏等。
近義詞橫征暴斂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斗筲之人(意思解釋)
-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意思解釋)
- 滿滿當當(意思解釋)
- 反求諸己(意思解釋)
- 枝對葉比(意思解釋)
- 暈頭轉向(意思解釋)
- 頓挫抑揚(意思解釋)
- 出頭露面(意思解釋)
- 姹紫嫣紅(意思解釋)
- 紛亂如麻(意思解釋)
- 雞胸龜背(意思解釋)
- 弟子孩兒(意思解釋)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意思解釋)
- 口墜天花(意思解釋)
- 東施效顰(意思解釋)
- 法不阿貴(意思解釋)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意思解釋)
- 不寧唯是(意思解釋)
- 出師不利(意思解釋)
- 撥亂濟危(意思解釋)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釋)
- 蕩然無余(意思解釋)
- 豁然開朗(意思解釋)
- 餓殍滿道(意思解釋)
- 勢在必行(意思解釋)
- 首尾兩端(意思解釋)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釋)
※ 急斂暴征的意思解釋、急斂暴征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嘴里牙多 | 謔語,指會說話 |
急中生智 | 智:智謀;對策。在緊急中猛然想出了應付的好辦法。 |
訓練有素 | 平時一直有訓練。素:平時。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 | 說的人,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聽的人,沒有一句話不接受。 |
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條理。 |
來蹤去跡 | 蹤、跡:腳印。來去的蹤跡;指人、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刀光劍影 |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干壞事。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 |
吃不了兜著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
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團團轉 | 回環旋轉,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 |
鐵樹開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鐵樹:也叫蘇錢;常綠喬木;好多年才開一次花。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家破人亡 | 家園被毀;親人死亡。形容家庭慘遭不幸。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無稽之談 | 稽:音機;查考;談:話語;傳言。沒有根據的說法。 |
牽腸掛肚 |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顯親揚名 | 顯:使顯赫;揚:傳揚。使父母宗族顯耀;張揚自己的聲譽。指中舉、立功、做官的榮耀。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刮目相看 |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進進出出 | 走進走出,穿進穿出。 |
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死亡。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單刀直入 | 單刀:短柄長刀;直:徑直;入:刺入。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認準目標;勇猛向前。后比喻說話、辦事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