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陳詞的成語故事

拼音kāng kǎi chén cí
基本解釋慷慨:意氣激昂;情緒激動(dòng);陳:述說。意氣昂揚(yáng);情緒激動(dòng)地陳述自己的觀點(diǎn)見解。也作“慷慨陳義”。
出處宋 陸九淵《荊國文公祠堂記》:“則疇昔從容問學(xué),慷慨陳義,而諸君子之所深與者也?!?/p>
暫未找到成語慷慨陳詞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慷慨陳詞)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化敵為友 | 李英儒《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第12章:“我們說這就具備了化敵為友的條件?!?/td> |
勢(shì)不可當(dāng) | 《晉書 郗鑒傳》:“群逆縱逸,其勢(shì)不可當(dāng),可以算屈,難以力競(jìng)?!?/td> |
催人淚下 | 凌力《少年天子》第八章:“實(shí)在是萬歲爺?shù)募牢拇呷藴I下,奴才們實(shí)在忍不住了……” |
起兵動(dòng)眾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華敷傳》:“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會(huì)諸侯,不可以起兵動(dòng)眾,舉大事,必有大殃。” |
長(zhǎng)夜之飲 | 《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之時(shí)喜隱,好為淫樂長(zhǎng)夜之飲。” |
尾生之信 | 《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記·蘇秦列傳》:“信如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
大惑不解 | 莊周《莊子 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
楊柳依依 | |
不三不四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可見元宵之夜,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dāng)?shù)模灰欢?。?/td> |
壞法亂紀(jì)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yùn)》:“故天子適諸侯,必舍其祖廟,而不以禮籍入,是謂天子壞法亂紀(jì)?!?/td> |